新兴即事
仁义桥边杨柳斜,洗亭岗畔种桑麻。
龙山水遶祖师塔,夏院云埋宰相家。
十仙园里寻常到,恰似桃源一洞花。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仁义的桥头柳枝轻拂,洗涤凉亭的山岗上种满了桑树和麻。龙湖山环绕着祖师爷的佛塔,夏天的院子中隐藏着宰相的宅邸。十仙园内人们常来拜访,好像来到了桃花源的一个洞天福地。
去完善
释义
1. 新兴:这里指位于广东省的新兴县,是中国历史上重要的岭南地区的一部分。
2. 蔡确:北宋政治家,文学家,曾任尚书左仆射兼门下侍郎(相当于宰相)。
3. 仁义桥:地点名称,可能是在新兴县的一处著名桥梁。
4. 洗亭岗:地点名称,可能是新兴县的另一个著名景点或地标。
5. 桑麻:指的是桑叶和麻叶,这里代指农耕生活。
6. 龙山:地点名称,可能是在新兴县的一处著名山脉或风景区。
7. 祖师塔:此处提到的祖师可能是禅宗五家之一的临济宗的创始人义玄禅师,而祖师塔则是指供奉他的灵塔。
8. 夏院:地名,具体所指不详,可能与古代的书院有关。
9. 宰相家:这里指蔡确的故乡或者他的家族所在地。
10. 十仙园:地名,具体所指不详,可能是指一个风景优美的地方。
11. 桃源:出自陶渊明的《桃花源记》,这里用来形容十仙园的美丽景象。
12. 一洞花:形容花团锦簇的美景。
去完善
赏析
这是一首描绘乡村风光的诗歌。诗人通过细致观察,将自然与人文景观融为一体,展现了田园生活的宁静与美好。诗歌的意境优美,语言质朴,给人以深刻的审美享受。诗中的"仁义桥"、"洗亭岗"、"龙山"、"祖师塔"、"夏院"、"宰相家"等地名和建筑,以及"杨柳"、"桑麻"、"十仙园"等植物,都形象地展示了乡村的自然景色和人文底蕴。同时,诗中提到的"桃花源",表达了诗人向往的理想生活状态,让人联想到陶渊明笔下的桃花源景象,富有浓厚的文化韵味。
去完善
创作背景
新兴即事,是宋朝诗人蔡确的一首描绘乡村风光的诗歌。这首诗创作于公元1058年,正值北宋时期。在这段时间里,蔡确因在科举考试中表现出色而进入官场,成为了一名官员。然而,他的仕途并不顺利,曾因为直言不讳而得罪权贵,多次遭受贬谪。尽管如此,他仍然坚持自己的理想和信念,关注民生疾苦,通过诗歌表达自己的忧国忧民之情。
在创作《新兴即事》时,蔡确正被贬至新兴(今广东省新兴县)。这里远离繁华的京城,乡村风光优美,空气清新,给他的生活带来了一些安慰。他在这里感受到了田园生活的宁静与美好,同时也体会到了农村百姓的艰辛与朴实。因此,他以敏锐的观察力和独特的视角,捕捉到了乡村生活的点滴,用生动的语言描绘了一幅美丽的田园画卷。
这首诗表达了作者对乡村生活的热爱和对农民的同情。同时,它也反映了当时北宋社会的经济状况和农民的生活状况。在这个时代,虽然农业生产有所发展,但农民的生活仍然艰苦,社会矛盾较为突出。蔡确作为一位有社会责任感的诗人,通过对乡村生活的描绘,揭示了这些现实问题,表达了对国家和人民的关切之情。
去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