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古诗词

诗词大全

再和雁湖十首 其五

标题包含
再和雁湖十首 其五
总角趋庭得绪余,诗书元自与生俱。 词林教诵鹪鹩赋,画苑嗔传蛱蝶图。 千古凌烟思郑国,一时偃月怨哥奴。 情和颜跖均为寄,忍絜新樽上镜湖。
0 0
去完善
作者简介
李壁(1085年-1145年),字季章,号雁湖居士,南宋文学家、政治家。他是北宋著名文人李格非的儿子,与李清照是兄妹关系。 李壁出生于书香门第,自幼受到良好的教育。他才华横溢,文采斐然,年轻时便已名...查看更多
去完善

译文
小时候在父母膝下学习,诗书礼仪便如影随形。在文学的世界里朗诵优美的篇章,就像鸟儿在歌唱;在绘画的世界里欣赏美丽的图画,蝴蝶翩翩起舞。想象着郑国的风采,心中无比敬仰;想起那豪放不拘一格的哥奴,他的剑法令人惊叹。世间的情感和理想都在这些美好的事物中寄托,何不举杯邀明月,共赏这美景呢?
去完善
释义
1. 总角:指童年时代,儿童头发未束时称为“总角”。 2. 趋庭:谓子承父教。在诗中,表示向父亲学习。 3. 元自:本是;原是。 4. 诗书:指《诗经》和《尚书》,为我国最早的文学作品。 5. 词林:泛指文学领域或文学创作。 6. 教诵:传授诵读的方法。 7. 鹪鹩赋:贾谊所作的描绘鸟类的一篇赋。在此,以“鹪鹩赋”代指优秀作品。 8. 画苑:艺术领域,特指绘画艺术。 9. 蛱蝶图:此处指画的标题为“蛱蝶图”的作品。 10. 凌烟:意指身处高位的人。 11. 郑国:指春秋时期的郑国贤相子产。 12. 偃月:形容月亮升起、落下的过程,这里比喻人生的起起落落。 13. 哥奴:唐代名将哥舒翰,这里用来借指有才干的人物。 14. 情和颜跖:表达情感的方式如同颜回和盗跖那样各异。颜回和盗跖分别是儒家与道家思想的代表人物。 15. 忍絜新樽:絜通“洁”,意为清洁。整句话的意思是准备好新的酒器。 16. 镜湖:指位于浙江省绍兴市的镜湖,传说可以映照出人内心深处的感情。
去完善
赏析
这首诗是作者李壁对古诗词的独特见解的体现。首联“总角趋庭得绪余,诗书元自与生俱”表达了作者自幼接触诗书,从其中得到了很多启发和感悟。颔联“词林教诵鹪鹩赋,画苑嗔传蛱蝶图”则是作者对诗词绘画艺术的个人理解和看法。颈联“千古凌烟思郑国,一时偃月怨哥奴”则是对历史人物的评价和理解。尾联“情和颜跖均为寄,忍絜新樽上镜湖”则表达了他对生活的态度和对未来的期许。整首诗充满了作者的思考和个人风格,展现了他在文学上的独特见解。
去完善
创作背景
《再和雁湖十首 其五》是南宋诗人李壁的一首咏史诗。这首诗的创作时间为南宋中期,即公元12世纪末至13世纪初。这个时期正值宋金对峙时期,战争频繁,民生疾苦。 李壁(约1165-1221年),字叔献,号雁湖居士,南宋文人,浙江东阳人。他生活在一个文人世家,自幼受到良好的教育。然而,李壁的一生并不顺遂,他在仕途上并不得意,多次参加科举考试,均未及第。他的父亲去世后,家境日益贫困,但他仍坚持读书写作,以诗抒发胸臆。 在南宋时期,由于战乱和社会动荡,许多文人墨客纷纷投身于文学创作,以表达他们对国家、民族命运的关切之情。李壁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创作了这首《再和雁湖十首 其五》。
去完善
热门评论
  •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