季允用韵各赋两章予亦再赋四首 其一
新阡泪叶记霜余,早见春风万壑俱。
姱节当时谁鹗立,故人今日半鹏图。
清谈我不如平子,下策君元笑阿奴。
此地对床先有约,莫教风雨隔重湖。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在新的田埂上,我记住了晚秋时的白霜和泪水般的落叶,初春的气息已经吹遍了万水千山。那时有谁用美妙的姿态吸引了众人的目光,今天的朋友们如同大鹏展翅,各自遨游在广阔的天空中。论清谈,我可能比不上那位才子,但是在你看来,我的决策有时可能有些稚嫩。在这里,我们曾经约定要共享一张床榻,不要让风雨阻挡了我们的相见,就像大海的那一边。
去完善
释义
注释:
1. 新阡:新墓田,指刚过世的亲人所葬之处。
2. 泪叶:形容悲痛的泪水。
3. 霜余:霜后的意思。
4. 姱节:美德;高洁的品格。
5. 鹗立:像鹗一样独立不群。
6. 鹏图:有宏大理想的人。
7. 平子:东汉文学家张衡的字,这里用作比喻友人。
8. 阿奴:对自己的谦称。
9. 对床:两人同床而卧,指亲密无间的友谊。
10. 重湖:重叠的湖泊,这里是比喻相隔的距离。
去完善
赏析
在这首诗中,诗人李壁通过细腻的笔触和丰富的意象,表达了对故人的思念和对春天的期许。开篇的“新阡泪叶记霜余”描述了春天来临时,诗人对新坟上的泪水痕迹的记忆。而接下来的“早见春风万壑俱”则表现了春风吹过山谷时的生机盎然。
诗的第二联,诗人以“姱节当时谁鹗立,故人今日半鹏图”表达了对已故友人的怀念和对他们的赞美。其中,“鹗立”一词比喻才德出众的人,而“鹏图”则是形容远大的抱负和志向。诗人以此表达出对已故友人才能和理想的高度认可。
在诗的第三联,李壁通过自嘲的方式,表达了对自己口才的谦虚和对朋友的尊重。他借“清谈我不如平子,下策君元笑阿奴”表示自己在谈论大道理时不如朋友,同时也暗含了自己虽然才学不够却仍然坚持努力的精神。
最后,在诗的尾联,诗人以“此地对床先有约,莫教风雨隔重湖”传达了对与友人共度时光的热切期待。他希望能在这样的环境下,与友人一起分享生活的喜悦和忧伤,相互扶持,共同面对人生的风雨。
去完善
创作背景
这首诗名为《季允用韵各赋两章予亦再赋四首 其一》,作者是宋朝诗人李壁。诗的创作时间大致在宋宁宗庆元三年至嘉泰二年(1197-1202年)期间,李壁时任吏部员外郎、起居舍人等职。
这个时期,李壁虽然在官场上地位较为稳定,但他内心却充满忧虑和矛盾。当时南宋王朝政治腐败、军事软弱,北方领土丧失严重,朝廷内部党派斗争激烈,而金国对南宋的威胁日益加剧。这一系列复杂的现实问题使得李壁深感忧虑。他一方面希望自己的国家能够繁荣昌盛,另一方面又对朝政的不满和对民生疾苦的关切。
同时,宋代文化氛围浓厚,文学艺术的创新和发展达到了一个新的高峰。许多文人墨客投身于诗歌创作,通过诗篇来抒发自己的情感、关注社会问题。在这种时代背景下,李壁选择以诗歌作为表达方式,表达自己对国家命运的担忧以及对民生福祉的关注。
去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