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古诗词

诗词大全

梅山歌

标题包含
梅山歌
开梅山,开梅山,梅山万仞摩星躔。 扪萝鸟道十步九曲折,时有僵木横崖巓。 肩摩直下视南岳,回首蜀道犹平川。 人家迤逦见板屋,火耕硗多畬田。 穿堂之鼓堂壁悬,两头击鼓歌声传。 长藤酌酒跪而饮,何物爽口盐为先。 白巾裹髻衣错结,野花山果青垂肩。 如今丁口渐繁息,世界虽异如桃源。 熙宁天子圣虑远,命将传檄令开边。 给牛贷种使开恳,植桑种稻输缗钱。 不持寸刃得地一千里,王道荡荡尧为天。 大开庠序明礼教,抚柔新俗威无专。 小臣作诗备雅乐,梅山之崖诗可镌。 此诗可勒不可泯,颂声千古长潺潺。
0 0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移山登峭壁,万丈高云端。 攀藤过险道,步步曲径幽。 硬木横断崖,登高览群山。 回望川蜀路,似是平原间。 民居绵延至,木板房舍现。 烧荒耕种忙,良田禾苗绿。 堂中悬鼓响,两边鼓声遥。 端起长藤酒,相对畅怀饮。 鲜美果品入口,哪比得上盐儿香。 头上包巾交错系,山野之花相映红。 人口日益繁盛,生活虽简赛桃源。 宋神宗治国远见,委派将领扩疆域。 百姓农具劳作,纳粮交税为民谋。 不用刀剑夺得千里地,弘扬道德盛世安。 广设学堂教化育人,风淳俗美治无偏。 我辈诗人创佳篇,石刻铭文照日月。 诗篇传世永不衰,颂扬声播千载传。
去完善
释义
1. 开梅山:梅山,位于湖南长沙西南部。开梅山即开发梅山的意思。 2. 星躔:星座的运行轨迹。 3. 扪萝:用手摸索着攀登。 4. 鸟道:险峻难行的山路。 5. 僵木:枯死的树木。 6. 峰峦:山峰和高耸的山头。 7. 肩摩:摩肩接踵,形容人多拥挤。 8. 南岳:中国五岳之一的衡山。 9. 回首:回头看。 10. 蜀道:四川一带的山路。 11. 板屋:用木板建造的房屋。 12. 火耕:使用火烧荒然后耕种的一种农业方式。 13. 硗多畬田:硗,土地贫瘠;畬田,一种轮耕方式,指轮流休耕的土地。 14. 穿堂之鼓:在屋内悬挂的鼓。 15. 堂壁悬:房屋墙壁上悬挂的意思。 16. 两头击鼓:两个人一起敲鼓。 17. 长藤酌酒:用长藤制成的酒杯斟酒。 18. 爽口盐:味道鲜美的盐。 19. 白巾裹髻:头上包着白色的头巾。 20. 错结:交错编织。 21. 丁口:人口。 22. 熙宁天子:指宋神宗赵顼,他在位时期是熙宁年号(1068-1077年)。 23. 圣虑远:指皇帝深谋远虑。 24. 命将传檄:派遣将领发布檄文。 25. 给牛贷种:给予农民耕牛和种子。 26. 开恳:开垦荒地。 27. 植桑种稻:种植桑树和水稻。 28. 输缗钱:缴纳税款。 29. 王道荡荡:指仁政和德治。 30. 尧为天:赞美皇帝的贤明。 31. 大开庠序:广泛设立学堂。 32. 抚柔新俗:安抚教化新的风俗习惯。 33. 威无专:没有独揽大权的意思。 34. 小臣:诗人自称。 35. 雅乐:正统高雅的音乐。 36. 可镌:可以雕刻。 37. 颂声:歌颂的声音。
去完善
赏析
《梅山歌》是宋代文人章惇的一首描绘梅山地区风土人情的诗歌。诗人以丰富的想象力和细腻的笔触,展现了梅山地区的自然风貌、居民生活及政治历史等多方面的情景。这首诗歌宛如一幅生动立体的画卷,引领读者走进了那个遥远的世界。 首先,诗人在开篇就运用了拟人的手法,通过对梅山的赞美,表现了梅山的巍峨壮观。紧接着,诗人通过“扪萝鸟道十步九曲折”等诗句,形象地描述了梅山险峻的地势和攀登的艰辛,从而凸显出当地环境的艰苦与生存的困难。然而,随着诗人视角的转变,我们看到了一片生机勃勃的景象:人们辛勤劳作,安居乐业,山中鸟兽和谐共处。这种对比手法的使用,使得诗歌的画面更具动态感。 此外,诗人还关注到了当地人民的日常生活习俗。例如,诗歌中提到当地居民以长藤酌酒的方式表达敬意,以及他们的穿着打扮、饮食偏好等方面的特点。这些细节描绘使得诗歌更加贴近现实,增强了诗歌的真实性。 在描写了梅山地区的自然景观和人文风情之后,诗人笔锋一转,提及了当时政治背景下的开疆拓土政策。他歌颂了皇帝的智慧和仁慈,以及对当地居民给予的帮助和支持。同时,诗人也提到了当时政府为改变当地落后的风俗习惯而采取的措施,如开设学堂、推广礼教等,体现了诗人对国家政治的关注和思考。 最后,诗人用“此诗可勒不可泯,颂声千古长潺潺”作为结语,表达了对自己作品的自信和对梅山地区的美好祝愿。这首诗以其独特的表现手法和深远的思想内涵,展现了一幅生动的梅山风情图,使得读者仿佛身临其境,感受到了那个遥远世界的魅力。
去完善
创作背景
《梅山歌》是北宋政治家、文学家章惇的一首五言古诗。这首诗作于宋哲宗元祐年间(公元1086-1094年),正值新旧党争激烈时期。章惇作为新党的代表人物,曾任尚书右仆射兼中书侍郎,与苏轼等文人名士有着深厚的友谊和学术交流。 在这个时期,章惇在政治舞台上发挥重要作用,积极推动变法改革。然而,他也因为与新党其他成员政见不合而受到排挤,以至于被贬谪到地方任职。这段人生际遇使得章惇对世事有了更深的体悟,也激发了他的创作灵感。 此外,宋哲宗元祐年间,北宋社会经济逐渐恢复,文化艺术繁荣发展。著名文人如苏轼、黄庭坚等人活跃于诗坛,推动了宋代文学的兴盛。在这个时代背景下,章惇的诗才也得到了充分的展现,创作了诸多具有深厚内涵的作品,如《梅山歌》等。 综上所述,《梅山歌》是在章惇人生际遇波折、新旧党争激烈以及北宋文化繁荣的背景下创作的。这首诗充分展示了章惇的政治抱负和人文素养,以及他对自然的赞美和对人生哲理的思考。
去完善
热门评论
  •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