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楼尚书赴诏
听履辞荣反旧庐,高堂燕坐每申如。
肯随流俗趋邪径,要使吾身宅广居。
告老未能三阅月,趣归已奉十行书。
愿公努力扶皇极,展尽胸中万卷余。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听闻您即将告别荣耀返回故乡,在高大的厅堂里与家人共享天伦之乐。
您坚决不随波逐流,追求正道,希望自己的身心能安居在更广阔的地方。
您因为年迈而退休,还没来得及享受三个月的清闲,就已经向往着回归田园的生活,写下了十封关于归隐的书信。
愿您在今后的日子里继续努力,扶持国家的稳定繁荣,充分发挥您心中的丰富学识和智慧。
去完善
释义
1. 听履:来自古代传说,指的是对长辈尊敬服从的行为。此处可以理解为听从皇帝的安排。
2. 荣反旧庐:荣返故居,指回到原来的地方,这里表示辞官回家。
3. 高堂燕坐:高堂,尊称他人的母亲;燕坐,安稳地坐着。这里指在母亲的身边陪伴她。
4. 申如:多用于书信中,表示谦恭的语气,即“谨启”的意思。
5. 肯随流俗:愿意跟随世俗的人。
6. 趋邪径:走向歪门邪道。
7. 要使吾身宅广居:意谓要保持道德节操,正直处世。
8. 告老:退休。
9. 三阅月:三个月。
10. 趣归:急切回归,意指迫切想回家。
11. 十行书:指写了十次书,频繁向朝廷提出辞职请求。
12. 皇极:天子之位,也指朝廷的最高权力。
13. 展尽胸中万卷余:意指施展全部才华以辅佐皇帝。
去完善
赏析
这首诗是南宋诗人袁燮为送别楼尚书所作。首先从诗题中可以看出,“送”意味着离别,“楼尚书”是诗人所要送别的人物,“诏”在这里指的是皇帝的命令或召见。整首诗以轻松而略带讽刺的笔调,通过对楼尚书的描绘和赞颂,表达了对这位朋友的深情厚谊以及对其才华的钦佩。
第一联中的“听履辞荣反旧庐”,是对楼尚书返回家乡的描述。其中的“听履”表示听从朝廷的安排,“辞荣反旧庐”则暗示了楼尚书辞去了官职,回到了自己的故乡。接下来的“高堂燕坐每申如”,形象地描绘了楼尚书在家中安闲自得的生活情景。
第二联以“肯随流俗趋邪径”表现出楼尚书的正直品性,他不仅拒绝随波逐流,而且坚决不走歪门邪道。与此相对,“要使吾身宅广居”表达了诗人对楼尚书的赞美,认为他的品格高尚,犹如居住在宽广的宅院之中。
第三联中的“告老未能三阅月”表明了楼尚书虽然年迈退休,但实际离职的时间并不长。这里的“三阅月”可能是一个虚数,用以强调时间之短。“趣归已奉十行书”则是说,楼尚书在接到皇帝让他退休的诏书后,立刻写了十封信告知亲友。这里暗含了对楼尚书急切返乡的描绘。
最后,“愿公努力扶皇极,展尽胸中万卷余”作为全诗的结尾,既是诗人对楼尚书的祝愿,也是对其才华的肯定。诗人希望楼尚书能够继续为国家尽心尽力,充分发挥他胸中的智慧和学识。这两句诗在点明主题的同时,也表达出诗人对楼尚书的深厚友情和对国家未来的关注。
去完善
创作背景
暂无最新数据,快去完善吧~
去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