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古诗词

诗词大全

次韵王居卿提刑游云门山

标题包含
次韵王居卿提刑游云门山
千里峥嵘到忽平,兀然如觉梦魂醒。 石通幽室心生白,迳拥寒云步入青。 一水下窥疑绝线,两山前列似开屏。 重城归去仍堪喜,岁稔人家户不扃。
0 0
去完善
作者简介
赵抃(998年-1062年),字阅道,号知非子,衢州西安(今浙江衢州市)人。北宋名臣、文学家,以清廉著称,被誉为“铁面御史”。 赵抃于宋真宗咸平年间中进士,历任殿中侍御史、右司谏、尚书都官员外郎等职...查看更多
去完善

译文
经过漫长的山路忽然平坦起来,就像是突然从梦中醒来一般。 山间的小径曲折通幽,让人心生舒畅之感;小路被寒冷的云雾环绕,仿佛踏入仙境。 一眼望去,山下流水潺潺,疑心是否有瀑布飞流而下;两座山峰并列在前,犹如打开的一扇屏风。 在层层的山峦中穿行,最后回到城市,仍然让人欢欣鼓舞;丰收之年,家家户户的门户都是敞开的,充满喜悦气氛。
去完善
释义
1. 次韵:即依原诗的韵脚和韵律做诗。 2. 王居卿:北宋人,曾任过监察御史等职。 3. 提刑:官职名,全称是“提点刑狱公事”,主要负责刑法和监狱等方面的事务。 4. 云门山:位于山东省青州市南部,有石窟造像群、石门、摩崖题刻等景观。 5. 千里峥嵘:形容路途遥远且地势险峻。 6. 忽平:忽然变得平坦。 7. 兀然:突然地。 8. 梦魂醒:比喻从梦中醒来,这里是指来到了现实世界。 9. 石通幽室:石头的缝隙通向幽深的洞穴。 10. 心生白:心中生出纯洁的念头。 11. 迳拥寒云:小路旁围绕着寒冷的云雾。 12. 青:指青翠的山色。 13. 一水:一条河水。 14. 下窥:向下看。 15. 疑绝线:似乎看不到河水的边缘。 16. 两山:两座山。 17. 前列:排列在前面。 18. 开屏:打开屏风。 19. 重城:繁华的城市。 20. 仍堪喜:仍然值得高兴。 21. 岁稔:年成丰收。 22. 人家居:人们居住在屋子里。 23. 户不扃:门户不关闭,意指平安和谐。
去完善
赏析
在这首诗中,诗人以游览云门山为题材,通过对景色的描绘表达出内心情感的变化。首联描述了在千里的崎岖山路之后突然出现了平坦的道路,恍若从梦中醒来,展现出一种豁然开朗的意境。颔联通过描写幽静的山石、蜿蜒的小径和环绕的寒云,营造出一种宁静而空灵的氛围。颈联用“一水下窥疑绝线”来表现山水之秀美,以及“两山前列似开屏”的动态景象,构成一幅生动的画面。尾联则借重城的丰收景象表达出诗人的喜悦之情,并指出即使在繁华的城市生活中,人们也能找到内心的平静。整首诗语言生动形象,富有哲理,展现了诗人深厚的艺术功底。
去完善
创作背景
这首《次韵王居卿提刑游云门山》是北宋时期著名政治家、文学家赵抃所作。诗的创作时间大致在公元1048年至1053年之间,赵抃当时担任杭州知州期间。在这段时间里,赵抃大力提倡改革,施行了一系列惠民政策,使杭州地区经济繁荣,百姓安居乐业。 在这个时代背景下,赵抃在闲暇之余游览了位于浙江绍兴的云门山。面对壮丽的山川景色,他不禁想起了自己的好友——时任提点刑狱的王居卿。他们曾经一起共度时艰,共同为国家治理出谋划策。于是,赵抃以此诗表达了对友情的珍视和对祖国大好河山的赞美之情。
去完善
热门评论
  •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