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古诗词

诗词大全

奉和月夜观星应令

标题包含
奉和月夜观星应令
早秋炎景暮,初弦月彩新。清风涤暑气,零露净嚣尘。 薄雾销轻縠,鲜云卷夕鳞。休光灼前曜,瑞彩接重轮。 缘情摛圣藻,并作命徐陈。宿草诚渝滥,吹嘘偶搢绅。 天文岂易述,徒知仰北辰。
0 0
去完善
作者简介
虞世南(558年-638年),字伯施,越州余姚(今浙江省慈溪市观海卫镇鸣鹤场)人。南北朝至隋唐时期著名文学家、书法家和政治家。 虞世南出身于名门望族,少年时即以博学著称,与兄长虞世基一同拜师国学大师...查看更多
去完善

译文
初秋的炎热逐渐消退,月亮犹如弓弦般明亮。清爽的微风带走炙热的暑气,晶莹的露珠洗净空气中的尘埃。 轻柔的雾气如同薄薄的纱衣,夕阳的余晖在云朵上闪耀。光辉照亮了前方的路,吉祥的光芒重叠在一起。 遵循情感表达出优美的文字,共同倾诉心声。普通的草丛难以承载这份美好,只有偶尔有幸接近那些身居高位的士人。 天文学的阐述绝非易事,只能仰望北斗星辰。
去完善
释义
早秋:立秋后的时期,指夏季刚过的初秋。 炎景:炎热的阳光。 暮:傍晚,日落时。 初弦:月亮最细的部分,也用来表示上弦月的开始。 月彩:月光。 清风:清凉的风。 涤:消除,洗清。 暑气:夏天的热气。 零露:落地的露水。 净:使清洁。 嚣尘:喧嚣的尘埃。 薄雾:淡薄的雾气。 轻縠:轻盈的丝织品。 鲜云:新鲜的云彩。 夕鳞:晚霞中的鱼鳞状云彩。 休光:美德,美好的光芒。 灼:照耀。 前曜:太阳。 瑞彩:吉祥的霞光。 重轮:重叠的光环。 缘情:联系感情。 摛:舒展,散开。 圣藻:形容诗文华美如藻。 并作:一起。 命:命令。 徐陈:指夏侯淳和陈琳。 宿草:过时的草,比喻过时的事物。 诚:确实。 渝滥:改变泛滥。 吹嘘:称赞,表扬。 偶:恰巧。 搢绅:士人阶层。 天文:天文学。 易述:容易描述。 徒:仅,只。 仰:敬仰。 北辰:北极星。
去完善
赏析
这首五言古诗是唐代诗人虞世南在月夜观星时的灵感之作。诗中描绘了初秋时节的景色,以及明亮的月光下繁星闪烁的画面。诗人以清新的笔触,展现了秋天的凉爽、洁净的环境气氛,同时表达了对于自然之美和人生哲理的思考。 首联“早秋炎景暮,初弦月彩新”,点明了时令和环境,即初秋傍晚时分,月亮初升之时。这种氛围给人一种清新、宁静的感觉,为全诗营造了一个静谧的背景。 颔联“清风涤暑气,零露净嚣尘”,进一步描绘了秋天的凉爽特征。清风徐来,带走了夏天的炎热;露水滴落,净化了喧嚣的尘世。这一景象使人感受到大自然的洗涤和抚慰,同时也传达了诗人内心对平静生活的向往。 颈联“薄雾销轻縠,鲜云卷夕鳞”,通过对薄雾、轻云等自然景象的描绘,展现了一幅宁静而美丽的画面。这些景象使人们仿佛置身于一个远离尘世纷扰的仙境之中,给人以超脱之感。 尾联“天文岂易述,徒知仰北辰”,则表达了诗人对于宇宙星辰的敬畏之情。他认为天文学的知识难以用语言完全表达,因此只能仰望星空,感叹自然的神奇与浩瀚。
去完善
创作背景
《奉和月夜观星应令》是唐代诗人虞世南的一首五言律诗。这首诗的创作时间是唐太宗贞观年间(627年-649年)。 在这个时期,虞世南经历了人生的起起伏伏。他曾任隋朝的秘书郎、起居舍人等职,后因避乱南下,仕于陈朝。陈亡后,被隋朝任命为秘书郎,授弘文馆学士。后来,他随李世民平定江南,赐爵永兴县子,授秘书监。 在贞观年间,唐太宗李世民积极推行儒家文化,大力提倡诗歌创作。这一时期的诗人如虞世南、上官仪等都在文学上有很高的成就。虞世南作为当时的文人领袖,他的诗歌作品往往富有哲理,表现出对人生哲理的深度思考。这首《奉和月夜观星应令》便是这一时期的代表作之一。
去完善
热门评论
  •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