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僧话旧
草堂前有山,一见一相宽。
处世贵僧静,青松因岁寒。
他山逢旧侣,尽日话长安。
所以闲行迹,千回遶药栏。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草堂前方有座山,一见到它心情就变得宽广。在世间生活,重要的是保持内心的宁静,就像青松那样,经历了严寒的岁月依然坚韧不屈。在山间遇到了旧时的朋友,我们整日谈论着长安的生活。于是,我们的脚步自然而然地漫步在这美好的景色中,无数次环绕着这美丽的药栏。
去完善
释义
【注释】
1. 与僧话旧:这首诗是唐代诗人于武陵所作,标题中的“与僧话旧”是指与僧人谈论过去的经历。
2. 于武陵:字表德,以字行。唐末五代时钱塘(今浙江杭州)人。
3. 草堂前 有山:指在茅屋前的山上。
4. 一见一相宽:意思是一看到山,心中的忧愁就得到了宽慰。
5. 处世贵僧静:指在生活中,保持内心的平静是最重要的。
6. 青松因岁寒:这句话是用松树来比喻坚忍的品质,即使面临艰难困苦,也能坚持。
7. 他山逢旧侣:在其他地方遇到了老朋友。
8. 尽日话长安:在整个日子里都在谈论长安的事。
9. 所以闲行迹:因此,那些闲暇时的足迹。
10. 千回遶药栏:药栏是一种设在园圃中的隔断装饰,这里的意思是形容在药栏周围散步了无数次。
去完善
赏析
《与僧话旧》是一首描绘作者与僧人畅谈往事的诗。诗中首联描述了草堂前的青山,寓意着心灵的宁静和宽慰;颔联则强调世事纷繁,唯有僧人的平静生活,才能让诗人感受到岁月的坚韧;颈联写在他乡遇见故人,一起回忆过去的岁月;尾联表现了诗人悠闲的生活态度,他在药栏边徘徊,寻找自己的心灵慰藉。全诗语言朴实,情感真挚,表达了诗人对过去时光的怀念和对恬静生活的向往。
去完善
创作背景
《与僧话旧》是唐代诗人于武陵创作的五言诗。这首诗创作于唐朝贞观年间(公元627-649年),这一时期政治相对稳定,经济逐渐恢复,社会风气较为开放。
于武陵早年曾为官,后因不满官场腐败而辞官归隐,他的一生大部分时间在乡村度过。这首诗正是在他辞官归隐期间创作的,表达了诗人对昔日繁华的怀念以及对田园生活的热爱。
在贞观年间,佛教文化在社会上广泛传播,许多文人墨客都受到佛教思想的影响。于武陵也不例外,他在与僧人交流的过程中,感受到了佛法的智慧和宁静,这也成为了他创作这首诗的重要灵感来源。
去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