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与故人别
白日去难驻,故人非旧容。今宵一别后,何处更相逢。
过楚水千里,到秦山几重。语来天又晓,月落满城钟。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阳光短暂难以停留,朋友已不再是旧时的模样。今晚告别之后,我们何时还能再次相遇?
越过千山万水,来到层峦叠嶂的秦岭之地。说话间天色已亮,月亮落下,满城的钟声回荡。
去完善
释义
注释如下:
1. 于武陵:南朝诗人,字延宗,本姓孟,为避家讳而改姓名。
2. 白日:指太阳。
3. 难驻:难以停留。
4. 故人:旧交;老朋友。
5. 非旧容:不再是过去的容颜,表示朋友间的变化。
6. 楚水:长江中下游地区,这里泛指异乡。
7. 秦山:古代秦国地域的山脉,这里泛指远方的故地。
8. 语来天又晓:说话之间,天就亮了。
去完善
赏析
这首《夜与故人别》描绘了作者与故人在夜晚告别时的情景。全诗语言质朴,情感真挚,展现了诗人深厚的友情和离别时的感慨。
首联“白日去难驻,故人非旧容”,表达了时光流逝,物是人非的感慨。白日的离去象征着时间的推移,而故人也不再是往日的容颜,暗示着人生无常,时光荏苒。
颔联“今宵一别后,何处更相逢”,表达了对离别的不舍和对未来的不确定。今夜一别之后,不知何时才能再次相逢,体现了离别的痛苦和不舍。
颈联“过楚水千里,到秦山几重”,通过夸张的手法,强调了距离的遥远,表现了诗人对故人的思念之情。楚水和秦山分别代表了不同的地域,千里和几重的距离彰显了空间广阔,增加了离别的悲壮气氛。
尾联“语来天又晓,月落满城钟”,以自然景色的变化为线索,描述了从离别到重逢的过程。夜深人静之时,诗人与故人交谈,直到天亮,月亮落下,城中的钟声响起,寓意着离别时刻的到来。
去完善
创作背景
《夜与故人别》是晚唐诗人于武陵的一首离别诗。这首诗创作于公元9世纪末的晚唐时期。当时唐朝国势渐衰,朝政腐败,战乱频繁,民生疾苦。
诗人于武陵曾一度远离官场,隐居于山林,过着与世无争的生活。然而,迫于生计,他不得不再次踏入仕途,这使得他与过去的友人渐行渐远。在一次离别的夜晚,诗人有感而发,写下了这首《夜与故人别》。
在这个时代背景下,诗人深感人生无常,世事难料。他在诗中将这种感慨融入到对友情的深深眷恋之中,表达了对过去美好时光的怀念和对未来前途未卜的担忧。这首诗以其深沉的情感和优美的诗意,成为了晚唐离别诗的代表作之一。
去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