赠卖松人
入市虽求利,怜君意独真。㔉将寒涧树,卖与翠楼人。
瘦叶几经雪,淡花应少春。长安重桃李,徒染六街尘。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进入市场虽然追求利润,但您的诚意令人敬佩。
将寒冷山涧中的树木,卖给富贵人家的别墅中的人。
经过几场大雪洗礼后的瘦弱的叶子,稀少的淡淡花朵似乎少了些春意。在繁华的长安城,只注重盛开的桃花李花,这些微小的变化却难以引起注意,只能使街道上的尘土增添一丝颜色。
去完善
释义
注释:
1. 《赠卖松人》:这是一首古代诗词,作者是于武陵。
2. 于武陵:古代诗人。
3. 入市虽求利,怜君意独真:这两句的意思是,虽然你在市场上售卖松树是为了获取利益,但我仍然能感受到你的真诚和善良。这里“怜”意为同情,“君”是对对方的尊称。
4. 将寒涧树,卖与翠楼人:你将寒冷的溪边长大的松树,卖给那些居住在华丽楼房中的人。这里的“翠楼人”指的是那些富贵人家的象征。
5. 瘦叶几经雪,淡花应少春:这句描述松树的特点,瘦弱的树叶经历过几场大雪,而稀疏的花朵应该在春天才会开放。
6. 长安重桃李,徒染六街尘:这句话意味着长安城中的权贵更看重桃花和李花,而这些松树只能被浪费在繁华的街道上沾染尘埃。"长安"是中国古代的首都之一,在这里用来指代繁华的城市;"重"表示重视;"桃李"指的是桃花和李花;"徒"表示白白地;"六街"泛指繁华的街道。
去完善
赏析
这首诗以卖松人为题,通过描绘松树的瘦叶和淡花,表现作者对贫寒之士的同情和对权贵的讽喻。首句“入市虽求利,怜君意独真”表达了作者对卖松人的理解,虽然他是为了生活而买卖松树,但这份诚意却是真诚的。接下来的诗句“将寒涧树,卖与翠楼人”则暗示了松树的坚韧品质,即使环境恶劣,依然保持独立的精神风貌。后两句“瘦叶几经雪,淡花应少春。长安重桃李,徒染六街尘。”通过对比松树的瘦弱与桃李的繁茂,表现了社会的虚伪和不公。最后一句“徒染六街尘。”更是讽刺了那些只追求名利地位的人,他们的荣耀不过是短暂的繁华,最终只能化作尘土。整体来看,这首诗通过对卖松人的描述,展现了作者对社会现象的深刻洞察和对人生价值的独特见解。
去完善
创作背景
《赠卖松人》是唐代诗人于武陵创作的一首五言律诗。这首诗通过描绘卖松人的生活场景,展现了诗人对民间疾苦的关注和同情。
创作时间上,此诗大约出现在公元9世纪初的唐代,正值安史之乱之后,社会矛盾尖锐,民生困苦。这一时期,由于战乱和经济凋敝,大量农民失去土地,沦为流民。卖松人即为其中一员,靠卖松树维持生计。
在于武陵的生活经历方面,他曾担任过地方官职,对社会底层有较深刻的了解。他目睹了战后民众生活的艰难,对卖松人的境遇深感同情。这使得他在诗中展现出强烈的人道主义情怀,关注普通百姓的生活,反映他们的苦难。
与此同时,唐朝在经历了安史之乱后,国力受损,民生疾苦。政治上,中央政权对地方的控制力减弱,藩镇割据的局面逐渐形成;经济上,农业生产受到严重影响,人口流失严重。这些时代背景使得诗人产生了强烈的社会责任感,并试图以自己的诗歌作品揭示现实问题,引起世人的关注。
去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