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古诗词

诗词大全

寄友人

标题包含
寄友人
长安清渭东,游子迹重重。此去红尘路,难寻君马踪。 昔时轻一别,渐老贵相逢。应恋嵩阳住,嵩阳饶古松。
0 0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长安城东的渭水清澈依旧,游子们的足迹却已十分繁重。这一走便是红尘之路,再难找到你们曾经的踪影。当初离别时显得那样轻易,随着岁月老去才懂得珍贵的重逢。大概是因为留恋那嵩阳的住处吧,那里的古松苍劲依然。
去完善
释义
注释: 1. 长安:古代中国的都城之一,即今陕西省西安市。 2. 清渭:渭水,源于中国陕西省中部偏北的秦岭,流入黄河。 3. 游子:离家在外的人,这里指诗人的朋友。 4. 红尘:尘世,世俗社会。 5. 君马踪:您的马匹足迹。 6. 昔时:过去,昔日。 7. 轻一别:轻易地分别。 8. 渐老:逐渐老去。 9. 贵相逢:难得相见。 10. 应:应该。 11. 恋:留恋,舍不得离开。 12. 嵩阳:地名,位于中国河南省洛阳市一带。 13. 饶:丰富,多。 14. 古松:古老的松树,这里指嵩阳的古松景观。
去完善
赏析
这是一首寓情于景、以景抒情的古诗。诗人在开篇便描绘了友人离别的情景,通过“长安清渭东,游子迹重重”两句表达出友人在远行之际的无奈与不舍。接着,诗人以“此去红尘路,难寻君马踪”进一步描述了别离之时的场景,同时暗示了路途艰险,相见无期的担忧。 在颔联中,诗人回忆了昔日的离别,感慨时光荏苒,世事如梦。他期望与友人再次相聚,却深知“渐老贵相逢”的现实。尽管如此,诗人依然相信彼此之间的友情会超越时空的限制,因此他在颈联中祝愿友人能安居嵩阳,尽享那份古朴与宁静。 整首诗以自然平实的语言展现了诗人对友情的珍视,以及别离时的心情。在抒发情感的同时,也寓含了对友人的深深祝福。
去完善
创作背景
寄友人 江山故人远,天际客愁新。 暮雨净蛮徼,秋风生戍楼。 荒城回雁少,晓雾集禽频。 愿作南飞鹄,无令到此迷。 这首诗的作者是唐朝诗人于武陵,这首诗寄寓了他对友人的思念以及孤独的心境。这首古诗的创作时间为唐朝初期,大约是公元618年至712年之间。 在这个时期,于武陵经历了人生的起伏,曾在朝为官,也曾被贬谪到偏远之地。他的诗风质朴自然,反映了当时文人墨客的悲哀与无奈。这个时代政治稳定,经济繁荣,但文人士大夫仍然面临着宫廷斗争和宦海浮沉的困扰。因此,在《寄友人》这首诗中,我们可以感受到诗人对人生无常的感慨以及对友情的渴望。
去完善
热门评论
  •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