斜谷道
乱峰连叠嶂,千里绿峨峨。
蜀国路如此,游人车亦过。
远烟当叶歛,骤雨逐风多。
独忆紫芝叟,临风歌旧歌。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连绵起伏的山峰如同层层叠嶂,千里之外可见绿色的高山。在蜀国的小路上,游客们的车辆络绎不绝。烟雾弥漫在山间,随风而散;突然的阵雨追逐着风声席卷而来。此时,令人想起那位独立于世的隐者——紫芝翁,他在风中唱起了那首古老的歌谣。
去完善
释义
【斜谷道】古地名,位于今陕西省汉中市境内。
【于武陵】唐朝诗人。
【连叠嶂】重叠的山峰。
【千里绿峨峨】形容山色青翠,绵延千里。
【蜀国】指四川地区。
【路如此】指道路曲折险峻。
【游人车亦过】游客的车辆也得以通过。
【远烟当叶歛】远方的烟雾如同树叶般聚拢。
【骤雨逐风多】突然的风雨很多。
【紫芝叟】指隐逸的高士。
【临风歌旧歌】在风中唱起古老的歌曲。
去完善
赏析
《斜谷道》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在穿越蜀地斜谷道的所见所感。首联“乱峰连叠嶂,千里绿峨峨”展现了蜀地险峻的地形和壮丽的景色;颔联“蜀国路如此,游人车亦过”表现了道路虽艰险,但依然有游人和车辆经过的情景;颈联“远烟当叶歛,骤雨逐风多”则描绘了沿途天气变化无常的景象;尾联“独忆紫芝叟,临风歌旧歌”则是诗人对于旅途孤独的感慨以及对古代隐士生活的怀念。全诗以描绘自然风光为主,辅以个人感受,展现了蜀地风光和人文历史,同时也反映了诗人对于自然、人生以及隐逸生活的独特见解。
去完善
创作背景
《斜谷道》是唐朝诗人于武陵的一首描绘自然景色的五言诗。这首诗创作于公元758年左右,此时正值安史之乱后,唐朝国力衰微,民生凋敝。于武陵在这个时期,经历了一段动荡的生活,他曾多次因战乱而迁徙,领略了各地的风土人情。
在诗中,于武陵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斜谷道的自然风光,表达了对和平宁静生活的向往。他以“石激溪流”来形容人生的曲折,以“兰荪春香”来比喻人性的美好。这首诗既是对现实的感慨,也是对未来的期待,展现了诗人深沉的思考和乐观的态度。
总的来说,《斜谷道》这首诗歌是在安史之乱后,唐朝社会动荡、人民生活困苦的背景下创作的。于武陵通过对自然景色的描绘,表达了他对和平宁静生活的向往和对人性美好的期待。
去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