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古诗词

诗词大全

南游有感

标题包含
南游有感
杜陵无厚业,不得驻车轮。重到曾游处,多非旧主人。 东风千岭树,西日一洲苹。又渡湘江去,湘江水复春。
0 0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杜陵地区没有丰厚的产业,无法在此停留。再次来到曾经游览过的地方,却发现很多事物已经不再是从前的模样了。春风吹拂着千座山头的树木,夕阳照耀着西方的一片草地。我们再次渡过湘江,发现江水又一次恢复了春天的新鲜气息。
去完善
释义
1. 杜陵:地名,位于陕西省西安市东南的少陵原上,西汉宣帝刘询葬于此地,因地处长安城南,故称“杜陵”。这里是诗人家乡所在。 2. 无厚业:没有丰厚的家产。 3. 车轮:这里指代交通工具,如马、车等。 4. 重到:再次来到。 5. 多非旧主人:很多人已经不是曾经的相识。 6. 东风:春风。 7. 千岭树:形容树木繁茂的山岭。 8. 西日:夕阳。 9. 一洲苹:一片长满苹草的陆地。 10. 湘江:湖南省的主要河流,流经长沙市。 11. 水复春:江水又恢复了春天时的活力。
去完善
赏析
《南游有感》是唐代诗人于武陵的一首五言律诗,表达了他游览南方时的所见所感。全诗语言质朴,意境深远,给人以清新自然的感受。 首联“杜陵无厚业,不得驻车轮”,表达了诗人旅途的辛苦和生活的艰难。他来自杜陵,那里的产业并不丰厚,以至于不能停下匆匆的脚步。这里的“厚业”指家产丰富。 颔联“重到曾游处,多非旧主人”,描绘了诗人故地重游的情景。当他再次来到曾经游玩过的地方时,发现很多都已经物是人非,不再是以前的主人。这里表达了世事变迁、人事无常的感慨。 颈联“东风千岭树,西日一洲苹”,展现了诗人南游途中所见的美好景色。春风吹拂着千山万岭的树木,夕阳照耀着江边的草地,一片生机盎然的景象。这里的“东风”和“西日”分别代表春天的温暖和秋天的宁静。 尾联“又渡湘江去,湘江水复春”,揭示了诗人即将离开这里,前往下一个目的地。他将再次渡过湘江,而湘江的水却依然春天般温暖。这里的“复春”寓意着生命力和希望,象征着诗人对未来充满信心。
去完善
创作背景
《南游有感》是南宋诗人于武陵创作的一首描绘其江南游览经历及感慨的诗歌。这首诗的创作时间约为南宋末年,公元1160年前后。在这个时期,由于战乱频繁、国家政治腐败,士人阶层普遍感到苦闷和忧虑。 于武陵本人在南宋末年也历经坎坷,他曾积极参与科举考试,但屡次落第,直至晚年才中举。在这个过程中,他深感时局的动荡不安及个人命运的无奈。因此,他在《南游有感》中表达了这种情感,以及对社会现实的深刻反思。 此外,这首诗还反映了当时江南地区的风土人情和历史遗迹。例如,诗中提到“白发垂髻”,形象地描绘了江南水乡的生活风貌;而提及“荒台古径”,则反映出诗人对历史遗存的感慨。总的来说,这首诗既是个人的抒发,也是时代的写照。
去完善
热门评论
  •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