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古诗词

诗词大全

客中

标题包含
客中
楚人歌竹枝,游子泪沾衣。异国久为客,寒宵频梦归。 一封书未返,千树叶皆飞。南过洞庭水,更应消息稀。
0 0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楚国的人儿唱起《竹枝》曲,漂泊在外的旅人泪水沾湿了衣裳。在遥远的异乡长久为客,漫漫长夜常常梦回故乡。一封信还未寄回,深秋时节叶已纷飞。沿着南去的洞庭湖水行走,或许更难以得到家乡的消息。
去完善
释义
《客中》:这是一首描述离家在外的游子思乡的诗。 1. 楚人歌竹枝:竹枝是古代楚国地区的一种民歌形式。这里用“楚人歌竹枝”来表达离家在外的游子听到家乡歌曲时的感慨。 2. 游子泪沾衣:游子指离家在外的人。这句诗表示游子的思乡之情深重,以至于泪流满面。 3. 异国久为客:异国指的是离家在外的国家。这句诗表示诗人离家在外的时间已经很长了。 4. 寒宵频梦归:寒宵指寒冷的夜晚。这句诗表示在寒冷的夜晚,诗人频繁地梦见自己回到了家乡。 5. 一封书未返:这句诗表示诗人没有收到家中的回信。 6. 千树叶皆飞:这句诗用秋天落叶的情景来形容时间的流逝。 7. 南过洞庭水:洞庭湖位于湖南省,是中国著名的大湖之一。这句诗表示诗人离家越来越远。 8. 更应消息稀:这句诗表示诗人离家越远,与家乡的消息就越少。
去完善
赏析
《客中》这首诗描绘了游子的思乡之情和孤寂之心。前两句“楚人歌竹枝,游子泪沾衣”借用了楚地民歌中的竹枝词,表达了在外漂泊的游子怀念故乡、思念亲人的心情。接着的“异国久为客,寒宵频梦归”则进一步强调了诗人身处异乡的孤独与无奈,只能深夜梦见回家的场景来缓解内心的思念。 接下来“一封书未返,千树叶皆飞”意味着尽管诗人渴望与家人取得联系,但书信难达,恍如树叶飘落水中般渺茫。最后两句“南过洞庭水,更应消息稀”则是诗人遥望南方的洞庭湖,感叹自己离家乡越来越远,消息更加难以传递。整首诗语言质朴,情感真挚,通过丰富的意象抒发了游子的思乡之情和对家乡的深深眷恋。
去完善
创作背景
《客中》是唐代诗人于武陵创作的一首五言律诗,表达了他在异乡漂泊的无奈和对故乡的深切思念。这首诗的创作时间为公元859年前后,正值晚唐时期。在这段时间里,国家政治腐败、战乱频繁,百姓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于武陵作为一个有才华但不得志的文人,也经历了人生的起起落落,这使他更加深刻地体会到了生活的艰辛和世态的炎凉。 在这个特殊时期,于武陵离开家乡,四处漂泊,寻找机遇。然而,现实却让他屡屡碰壁,他只能在异乡的客栈中度过漫长的岁月。在这种背景下,他写下了这首《客中》,抒发自己对故乡的怀念之情。
去完善
热门评论
  •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