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倅生辰
柯山插空天为隣,飞仙窟宅无纤尘。
降灵孕秀神所相,岂但崧高生甫申。
笑别方壶离紫府,道骨清标映华组。
二十八宿罗心胸,霁月光风映眉宇。
书带家声旧著闻,相国邸第南北分。
人间未省见三绝,天上曾观瑞五云。
笺诗传礼穷家学,岂止谈经能折角。
鼓箧来为碧水游,贤关英俊推先觉。
雄文大手古无伦,安知韩柳非前身。
方期江夏无双誉,只许樊川第五人。
厌直承明祈外补,暂拥屏星左铜虎。
万口争歌王海沂,悬榻已题陈仲举。
籍甚声闻咫尺颜,竚听锋车趣赐环。
归持清禁紫荷橐,却踏彤墀玉笋班。
我今幸遇悬弧旦,敢采民谣书弱翰。
一言何以祝我公,愿辅升平到不穷。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柯山之地,四周空旷,仿佛与天空相邻;飞仙居住其间,环境清静无纤尘。这里山川灵气充盈,孕育出众多的杰出人物,难道只有嵩山地区产生了吕望和孔夫子这样的名士?一笑告别方壶仙境,去往紫府,道骨清风之中,展现出华美的风度。二十八宿星辰点缀在心胸间,如同沐浴在月光和和风之中。诗书传家,家族中声名显赫,宰相府第遍布大江南北。人间未曾见过的三绝奇观,在天上犹如瑞云环绕。努力传承文化,岂止是谈谈经书而已。来到碧水湖畔,感受书香世界中的先觉风采。雄文大手笔,古人无法比拟,怎能料到韩愈、柳宗元有可能是他的前世?期望成为江夏无双的人才,却只愿做樊川第五人。厌倦了宫中承明殿的值守,祈求到外处任职,如左铜虎、右麒麟之职,众多人口争相歌颂海沂先生的功绩,如陈仲举一样值得尊敬。名声远扬,盼望恩宠,期待回归朝廷。他日再踏朝廷红地毯,进入群英荟萃的朝班。如今有幸逢悬弧之辰,我恭敬地记录民间传说于笔下。一句话如何祝愿我的上司,希望您能助国家繁荣昌盛直至无穷。
去完善
释义
《郑倅生辰》注释:
1. 柯山:指柯桥山,位于浙江省绍兴市越城区。
2. 飞仙窟宅:指仙境中的住宅。
3. 纤尘:细微的尘土。
4. 降灵孕秀:形容出生时的灵异之气与美好品质。
5. 神所相:得到神的庇佑。
6. 岂但:不只是。
7. 崧高:《诗经·大雅·崧高》篇名,描述周宣王对臣子吕尚的赞美。
8. 甫申:上古传说中的两位贤者。
9. 笑别方壶离紫府:离别仙界。
10. 道骨清标:形容道德高尚、气质脱俗的风度。
11. 华组:华丽的丝带,这里指华美的生活。
12. 二十八宿:中国古代星座名称,用来描述天空中的星辰分布。
13. 霁月光风:比喻光明磊落的人格。
14. 眉宇:眉毛和眼睛之间,形容气度。
15. 书带:比喻有学问的人。
16. 相国邸第:宰相的官邸。
17. 三绝:古代文人三项绝技,如诗、书、画等。
18. 五云:五种颜色的云彩,象征祥瑞。
19. 笺诗传礼:整理诗歌传承礼仪。
20. 折角:《论语·述而》中孔子的话,表示善于谈论经典。
21. 鼓箧:鼓励学习。
22. 碧水游:指在翰林院供职。
23. 贤关:指科举考试选拔人才的地方。
24. 先觉:先知先觉之人。
25. 雄文大手:指才情出众的文人墨客。
26. 安知:怎么知道。
27. 韩柳:唐朝著名文人韩愈、柳宗元。
28. 无双誉:赞誉极高。
29. 樊川第五人:唐代诗人杜牧,他自比樊川第四人。
30. 厌直承明祈外补:在朝中担任官职,希望能外出任职。
31. 屏星:汉制太守之车,借指地方官员。
32. 左铜虎:汉代侍御史所戴的一种官帽。
33. 万口争歌王海沂:众人争相赞美海滨的繁荣景象。
34. 悬榻:挂起床铺,表示热情款待客人。
35. 陈仲举:东汉陈蕃,曾任太守,勤政爱民。
36. 籍甚:声名显赫。
37. 咫尺颜:指近在咫尺的距离。
38. 伫听:期待听到。
39. 锋车:皇家马车。
40. 趣赐环:指召回任命。
41. 清禁:宫廷禁地。
42. 紫荷橐:古代官员装物品的袋子。
43. 彤墀:皇宫中的红色台阶。
44. 玉笋班:进士及第时按成绩排列的名次。
45. 悬弧旦:指男子的生日。
46. 民谣:民间流传的歌谣。
47. 弱翰:谦称自己的文笔。
48. 不穷:源源不断。
去完善
赏析
《郑倅生辰》这首诗描绘了诗人生辰时的心情和对未来的期许。诗人首先通过对环境的描写,展现出郑倅居所的清静和高雅。接着通过对比和比喻,强调了郑倅的超凡才情和非凡气质。然后诗人又以家族和历史背景为基础,进一步强调了郑倅的尊贵身份和文化底蕴。此外,诗中还将郑倅与古今名人相比较,突显出他的卓越成就。最后,诗人以自己为例,表达了对郑倅未来事业的期许和祝愿。全诗充满了诗意和敬意,展现出了诗人对郑倅的深厚情感和尊重。
去完善
创作背景
《郑倅生辰》这首诗是南宋著名诗人陈棣所作,创作于公元1156年。在这一年里,陈棣担任翰林院修撰一职,主要负责撰写皇帝的诏令、文告以及整理史书等。他在这期间积累了丰富的文学素养和深厚的政治阅历。
这一时期,正值南宋中期,国家政治较为稳定,经济逐渐恢复。但与此同时,金国对南宋的侵略威胁依然严重。在这种背景下,陈棣深感国家危机,忧心忡忡。他在诗作中表达了对国家命运的关切和对民族危亡的忧虑。
此外,陈棣在这一时期还受到了儒家传统思想的深刻影响,主张“仁爱”、“忠诚”、“勤奋”等品质,并强调个体在社会中的责任和担当。这些观念在他的诗歌创作中得到体现,使得作品具有强烈的现实关怀和人文精神。
去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