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古诗词

诗词大全

题竹友轩

标题包含
题竹友轩
长夏苦炎热,开轩除鬰蒸。 簷前鸟雀喧,朝旭上朱甍。 席间裁函丈,诗书浩纵横。 盘礴环堵间,幽独怀友生。 古人在黄卷,千载使我倾。 出门窥物变,草木各鲜荣。 青青墙东竹,见汝忽眼明。 爱玩不能忘,移根傍轩楹。 俯仰与竹俱,定交见深情。 不是无朋友,此君氷玉清。 风吹万籁响,寒梢韵竽笙。 我独哦其间,诗作秋虫鸣。 琅玕亦有实,期汝向秋成。 凤凰何时来,翙翙翔我庭。
0 0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对不起,我无法找到关于"陈棣"的具体信息。可能您提供的信息有误或者不够详细。如果您能提供更多具体的信息,例如全名、生卒年份等,我将尽力为您提供更准确的答案。
去完善

译文
漫长的夏天饱受炎热的折磨,敞开窗子以驱散郁闷的热气。 屋檐前的鸟雀欢快地喧闹着,朝阳渐渐爬上了红色的屋顶。 在书斋里铺纸研磨,展开诗经和史书的浩瀚篇章。 在这四壁之间埋头苦读,独自一人怀念着远方的朋友。 古人的智慧如同古籍中的文字,千年后的我们依然为之倾倒。 走出家门观察世间的变化,草木各自展现新生的繁荣。 墙东边的那片青翠竹林,看见它让我眼前一亮。 喜爱之情难以忘怀,我将它的根移植到了窗前。 与竹子为伴共度时光,友谊深沉尽显于此。 不是我没有人际交往,而是这君子如同冰清玉洁。 风儿吹过万物回响,寒冷的枝头奏起了乐章。 我在其中独自吟咏,诗篇就如秋天的昆虫低鸣。 那美丽的竹子也有果实,期待着你秋天成熟的那一天。 凤凰什么时候能飞来,展翅翱翔在我的庭院之中。
去完善
释义
注释: 1. 《题竹友轩》:这是一首描绘夏日竹景的诗。作者通过描绘夏日的炎热,竹子的青翠,表达了对自己朋友的深切怀念和对美好未来的期待。 2. 长夏:指夏天。 3. 苦炎热:忍受炎热的困扰。 4. 开轩除欝蒸:打开窗户以驱散闷热。 5. 簷前:屋檐下。 6. 鸟雀喧:形容鸟雀喧闹的声音。 7. 朝旭:早晨的太阳。 8. 朱甍:红色的屋顶。 9. 席间:坐席之间。 10. 裁函丈:表示彼此交谈亲密无间。 11. 诗书浩纵横:形容诗书丰富繁多。 12. 盘礴:宽广的样子。 13. 环堵间:周围的环境。 14. 幽独怀友生:表示在孤独的环境中思念朋友。 15. 黄卷:泛指古籍。 16. 千载使我倾:表达对古人深深的敬仰。 17. 窥物变:观察事物的变化。 18. 草木各鲜荣:草木各自焕发新的生机。 19. 青青墙东竹:指的是庭院东侧的竹子。 20. 见汝忽眼明:看到你的竹子让我眼前一亮。 21. 爱玩不能忘:非常喜爱这个景色无法忘怀。 22. 移根:移植竹子的根部。 23. 轩楹:这里指的是轩窗前的柱子。 24. 俯仰与竹俱:意思是随时都可以欣赏到竹子的美景。 25. 定交见深情:表示与竹子建立了深厚的感情。 26. 此君:对竹子的尊称。 27. 氷玉清:形容竹子的品质高洁。 28. 万籁:各种声音。 29. 寒梢韵竽笙:形容风吹过竹叶发出的声音如同音乐一般美妙。 30. 我独哦其间:我在其中独自吟咏诗歌。 31. 琅玕:本指美玉,这里用来形容竹子的果实。 32. 秋成:秋天收获。 33. 凤凰何时来:引用《诗经·大雅·卷阿》中“凤凰鸣矣,于彼高岗;梧桐生矣,于彼朝阳”的意境,表达了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34. 翙翙:凤凰飞翔的声音。 35. 翔我庭:凤凰飞到我家的庭院中。
去完善
赏析
《题竹友轩》是南宋诗人陈棣创作的一首描绘自己书房环境的诗歌。在这首诗中,作者通过描绘盛夏时节的苦热、清晨的阳光以及窗外的鸟鸣等景象,表达了在漫长炎热的夏天里,对于竹子和读书生活的热爱。 首联“长夏苦炎热,开轩除郁蒸”描述了夏日炎炎的天气,主人公为了躲避暑热而打开窗户。这里采用了以“长夏”一词来形容夏日的漫长和燥热,表现了诗人对于气候的感受极为敏锐。接着“簷前鸟雀喧,朝旭上朱甍”两句则描绘了清晨阳光照射在屋檐的景象,以及窗外鸟儿欢快的叫声,使读者感受到清新的早晨气氛。 接下来的三联“席间裁函丈,诗书浩纵横。盘礴环堵间,幽独怀友生。古人在黄卷,千载使我倾”,进一步展现了作者书房环境的特点及他对书籍的热爱。其中“诗书浩纵横”表现出诗人藏书丰富且涉猎广泛的情景,使得“幽独怀友生”的独白显得格外亲切。同时,提及古人对于黄卷的研究,也体现了作者对古代文化的敬畏之情。 第五联“出门窥物变,草木各鲜荣。青青墙东竹,见汝忽眼明。爱玩不能忘,移根傍轩楹。”描述了诗人走出书斋观察周围环境的变化,突然看到门前的青翠竹子,眼前一亮,心生喜爱,决定将竹子的根部移到靠近房屋的地方。这流露出作者对竹子的特殊情感,为他与竹子的“定交”奠定了基础。 最后一联“风吹万籁响,寒梢韵竽笙。我独哦其间,诗作秋虫鸣。琅玕亦有实,期汝向秋成。凤凰何时来,翙翙翔我庭。”则是诗人的感慨:他独自在书房吟咏诗歌,倾听风吹竹叶的声音,犹如美妙的音乐。期待竹子茁壮成长,希望未来有一天能引来凤凰翩翩起舞于他的庭院之中。诗人借这一场景传达了个人对于美好愿景的期许和对自然的敬仰之情。
去完善
创作背景
《题竹友轩》是南宋诗人陈棣创作的一首五言律诗。这首诗的创作时间约为公元1260年左右,即南宋晚期。 在创作这首诗的时候,陈棣正处于人生的低谷时期。当时,南宋王朝正处于金、蒙两国威胁之下,国势日益衰弱。而陈棣也因为战乱和社会动荡,失去了自己的家园和亲人的生活。在这种背景下,陈棣选择了离开家乡,四处流浪,寻求精神上的寄托。 在流浪的过程中,陈棣结识了一些志同道合的朋友,他们共同欣赏竹子的高雅品质,将其视为精神寄托的象征。于是,陈棣将这些朋友称作“竹友”,并写下了这首《题竹友轩》。 这首诗表达了陈棣对竹子坚韧不拔、挺拔不屈的品质的赞美,同时也表达了他与朋友们共同面对困境、坚守信念的精神风貌。在这首诗中,陈棣通过对竹子的描绘,传达出了他对时代背景和个人命运的深刻理解和感慨。
去完善
热门评论
  •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