落花
一叶落时空下泪,三春归尽复何情。
无人共得东风语,半日尊前计不成。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一片树叶落下时,不禁让人感伤落泪;春天离去,更让人心生无尽感慨。
没有人与我一起谈论春风,大半天的时光就虚度过去了。
去完善
释义
【注释】
1. 三春:指春天的第三个月,即农历三月,也有泛指整个春季的用法。
2. 东风:春天的风。
去完善
赏析
这首诗名为《落花》,是诗人高蟾的咏物抒怀之作。首句“一叶落时空下泪”,以落叶为象征,表达了诗人在春天结束时的感慨。诗人将自身情感寄托于落叶,用“空下泪”来描绘失去美好时光的无奈和悲伤。第二句“三春归尽复何情”则进一步深化了这种情感,通过描述春天的结束,引发出对于时光流逝、青春易逝的感慨。
接下来的两句“无人共得东风语,半日尊前计不成”,表达了诗人孤独的心境和对友情的渴望。诗人希望有人能与自己共享春日时光,共同欣赏大自然的美丽,但现实却是无人相伴,只能独自感叹。最后一句“半日尊前计不成”则是诗人对自己无法摆脱孤独的无奈自嘲,表达了在短暂的人生中无法找到知音的遗憾。
去完善
创作背景
《落花》是高蟾的一首咏物抒怀之作,创作于晚唐时期。这首诗词描绘了花落春去的景象,表达了诗人对时光流逝的感慨和对美好事物无法长存的惋惜之情。在这首诗的背后,我们可以探寻到作者在晚唐时期的人生际遇和时代背景。
晚唐时期,社会动荡不安,政治腐败严重,民不聊生。高蟾作为一位士人,对社会现实有着深刻的洞察。他在科举考试中屡试不第,仕途不顺,这使得他对现实的批判更为犀利。在《落花》一诗中,他通过对落花的描绘,表达了对自己坎坷命运的不满和对国家命运的忧虑。
同时,晚唐时期诗歌创作呈现出多样化的趋势,许多诗人开始关注个人情感和生活体验。高蟾的这首诗正是这一时期的典型代表,他以个人的遭遇为切入点,表达了对人生无常、世事沧桑的感慨。这种感慨既是个人的,也是时代的,反映了晚唐时期人们对现实的深刻反思。
去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