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古诗词

诗词大全

挽薛艮斋 其一

标题包含
挽薛艮斋 其一
骥不由穷巷,龙曾演瑞图。 衣传袁道洁,梦接邵尧夫。 四十年全未,三千行岂无。 飘然何太速,愁杀奠生刍。
0 0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骏马不困于贫巷,神龙曾展示祥瑞图。 传承着袁道的清洁,梦中与邵尧夫相会。 四十年来未曾全弃,三千诗篇难道没有。 悠然自得何其快速,令人愁苦的是无人祭奠的生刍。
去完善
释义
注释如下: 1. 骥:好马,这里用来比喻贤能的人。 2. 穷巷:狭窄的巷子,这里指偏僻的地方。 3. 龙曾演瑞图:传说龙可以演出生祥瑞图案,这里用来比喻贤能的人出生时的吉祥征兆。 4. 衣传袁道洁:袁道洁是南宋诗人,这里用他的衣服来比喻继承了他的文学传统。 5. 梦接邵尧夫:邵尧夫是北宋理学家,这里用梦见他来表达对他学术成就的敬仰。 6. 四十年全未:这四十年全部都没有达到预期的成果。 7. 三千行岂无:这里用三千行来形容一个人一生所做的事情,意指人生总会有一些成就。 8. 飘然何太速:形容离世的速度太快,令人无法接受。 9. 奠生刍:指祭奠亡灵时所用的草料,这里用来表达对逝者的哀思之情。
去完善
赏析
这首诗通过对逝者的悼念与怀念,表达了诗人对人生无常的感慨和对逝者生命的敬畏。首联通过“骥不由穷巷”和“龙曾演瑞图”的对比,展现了逝者生前的才华横溢和令人敬仰的品质;颔联则以“衣传袁道洁”和“梦接邵尧夫”来表达诗人在精神层面与逝者的紧密联系;颈联则通过对逝者人生经历的回顾,抒发了诗人对其勤奋付出、无私奉献精神的赞美;尾联“飘然何太速,愁杀奠生刍”表达了诗人对逝者离世速度之快和悲伤无法寄托的情感,传递了深深的哀思之情。整体来看,诗人通过对逝者生平的回顾与反思,将个人情感融入其中,表达了对生命的敬畏和尊重。
去完善
创作背景
《挽薛艮斋 其一》是南宋诗人甄龙友创作的一首悼亡诗。这首诗创作的时期,正值南宋晚期,政治腐败、外患频仍的时期。在这段时间里,甄龙友经历了宦海浮沉,他曾在临安任国子监主簿,后因不满时政而辞官归隐,一生以文学创作为志业。 当时社会动荡不安,金兵不断南侵,人民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在这个时代背景下,甄龙友深感忧国忧民的责任,他的诗歌多抒发对国家命运的忧虑和关心民生疾苦之情。在《挽薛艮斋 其一》这首悼亡诗中,他以悲痛的心情悼念友人薛艮斋的离世,同时也寓含着对那个时代的反思和对国家命运的深深忧虑。
去完善
热门评论
  •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