岳阳楼望洞庭
风定空澄气浑然,恍如太极未分前。
只因有浪知为水,若遇无云总是天。
旧说君山张帝乐,新同老木识飞仙。
而今大洞黄庭客,又著题诗记岁年。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风停空气变得纯净浑然一体,就像太极还没有分开之前。
只因有波浪才能知道是水,如果没有云朵,那一定是天空。
古老的传说认为君山张开能听到上帝的音乐,新的说法则认为那是大树上的神仙。
现在的黄庭洞里的人,又在写诗记录着岁月。
去完善
释义
1. 风定:意思是风停下来,这里形容湖面平静。
2. 空澄:指天空和湖水都很清澈。
3. 气浑然:指风和大气融为一体的感觉。
4. 太极:中国古代哲学中用以描述宇宙生成演化的观念。
5. 未分前:在事物尚未区分的时候。
6. 有浪:表示还存在波动的状态,表明是水。
7. 无云:没有云彩遮挡,显示出广阔的天际。
8. 旧说:过去的传说或者说法。
9. 君山:位于岳阳市西南的湖泊中,相传为舜妃湘君游处之地。
10. 张帝乐:又称"张乐""陈乐"等,意为演奏帝王之乐。
11. 新同:新的情况与过去相同。
12. 老木:古老的树木。
13. 飞仙:传说中的神仙,具有飞行之能。
14. 大洞:一种道教修炼方法,强调内心修养。
15. 黄庭客:指的是修行者或仙人。
16. 又著:再次书写。
17. 题诗:书写诗句,记载下事物变化的过程。
18. 记岁年:记录岁月的流转。
去完善
赏析
《岳阳楼望洞庭》这首诗是诗人甄龙友在游览岳阳楼时所作,通过描绘洞庭湖的美景,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热爱和感悟。诗中,“风定空澄气浑然”一句,描述了洞庭湖宁静、清澈的景象,宛如混沌初开的世界,让人心旷神怡。接下来的几句,则通过对波浪、云朵、君山、老木等景物的描绘,展现了洞庭湖的动态美和生机盎然。而最后两句,则以大洞黄庭客的身份,表达了诗人对岁月流逝的感慨,同时也表明了自己将对这段美好时光的铭记。整首诗构思巧妙,语言优美,给人以深刻的审美体验。
去完善
创作背景
《岳阳楼望洞庭》是南宋诗人甄龙友创作的一首五言律诗。这首诗描绘了洞庭湖的壮丽景色,表达了诗人对祖国河山的热爱之情。创作时间大约在南宋晚期,大约在公元1160年左右。
在这个时期,甄龙友的生活经历丰富,他曾担任地方官吏,因不满官场腐败而辞官归隐。他游历名山大川,写下了许多描绘自然景色的诗篇。这首诗就是在他在岳阳楼欣赏洞庭湖时创作的。
这个时期,南宋朝廷内部矛盾重重,外有金兵侵扰,国家局势动荡不安。甄龙友作为一个有理想、有抱负的知识分子,他关注国家的命运,但又深感无力回天。因此,他的诗歌作品中往往流露出一种忧国忧民的情绪。在《岳阳楼望洞庭》中,他通过对洞庭湖美景的赞美,表达了对自己国家和民族的信心和期望。
去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