霜天晓角
峨眉仙客。
四海文章伯。
来向东坡游戏,人间世、著不得。
去国谁爱惜。
在天何处觅。
但见尊前人唱,前赤壁、后赤壁。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暂无最新数据,快去完善吧~
去完善
释义
1. 峨眉:指四川的峨眉山,是古代著名的佛教圣地,这里用以借指作者自己。
2. 四海:指全国各地,这里用以形容作者的文名广泛流传。
3. 东坡:苏轼的号,他曾任翰林学士承旨,人称“苏翰林”,这里用以借指作者自己的才能和地位。
4. 人间世:人世间,这里用以表示作者自己的处境。
5. 著不得:这里是说作者自己在人世间无法安身立命。
6. 去国:离开国家,这里用以表达作者对故国的留恋之情。
7. 在天:指天空,这里用以表示作者的理想境界。
8. 前赤壁、后赤壁:都是苏东坡的词牌名,这里用以比喻作者在文学创作上的成就。
去完善
赏析
《霜天晓角》是一首表达作者与东坡的深厚交情的词牌,通过描述峨眉山中的道士甄龙友来表达出自己在诗坛的地位和成就。以峨眉山的形象作比喻,展示了作者的超凡脱俗之气。
“峨眉仙客”描绘了甄龙友的形象,他仿佛是一位远离世俗的仙人,充满智慧和才情。接下来的“四海文章伯”是对甄龙友在文学领域地位的肯定,他以优秀的文采赢得了广泛的声誉。
接下来,“来向东坡游戏,人间世、著不得。”说明了甄龙友来到东坡先生身边一起交流文学的心情,以及对现实世界中名利无所谓的态度。这种感情让人感受到他对苏轼的敬仰和赞美。
“去国谁爱惜。在天何处觅。”表达了甄龙友离别故土时的惆怅之情。诗人抒发了尽管别离故乡,但依然保有高尚品质的感慨。此句体现出他对人生的哲学思考,显示出其深厚的文化底蕴。
最后一句“但见尊前人唱,前赤壁、后赤壁。”诗人以尊前的酒席为引,引发了对苏轼《前赤壁赋》和《后赤壁赋》的赞美。通过这一描绘,展现了他对苏轼文学成就的高度认可,同时也借此向读者展示了自己的文化素养。
去完善
创作背景
《霜天晓角》是南宋词人甄龙友创作的一首咏史怀古词。该词表达了词人对北宋灭亡的哀痛和对南宋统治者的批判。创作于宋高宗赵构时期(1127-1162年)。
在这个时期,中国社会经历了巨大的变革。金兵入侵,北宋灭亡,南宋建立。社会动荡不安,人民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甄龙友作为一名有良知的文人,对国家的命运忧心忡忡。他通过这首词表达了对北宋灭亡的哀痛,以及对南宋统治者无能、腐败的不满。
在时代背景下,南宋初年,虽然国家处于危亡之际,但朝廷内部的斗争却愈演愈烈。权臣秦桧独揽大权,排斥异己,导致政治腐败严重。甄龙友作为一位有理想、有抱负的文人,对此深感痛心。他以历史为鉴,通过对北宋灭亡的反思,呼吁南宋统治者吸取历史教训,励精图治,振兴国家。
去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