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古诗词

诗词大全

春草池

标题包含
春草池
寂寂绿岩畔,相期无数人。 不知康乐后,池草几回春。
0 0
去完善
作者简介
杨蟠(1027年-1106年),字公济,号章武山人,北宋著名文学家、政治家。他出生于江苏苏州一个书香门第的家庭,自幼聪颖过人,勤奋好学。 杨蟠在科举考试中表现出色,于宋仁宗嘉祐四年(1059年)中进...查看更多
去完善

译文
在寂静的绿色岩石旁,我们约定了无数次。 不知道在享受快乐之后,池塘里的草已经长了多少次春天了。
去完善
释义
注释: 1. 春草池:此诗是描写春天的景象,特别是春天里的草地和池塘的景象。 2. 寂寂:形容寂静无声的状态。 3. 绿岩:绿色的岩石。这里可能是指山岩或者地形的名称。 4. 相期无数人:这里“期”是约定的意思,“无数人”可能是在泛指许多的人。整句的意思是,在春天的某个地方,有无数的期待相会的人们。 5. 不知康乐后,池草几回春:这里的"康乐"指的是东晋文学家谢灵运,他的字就是"康乐"。这句话的意思是,自从谢灵运离开之后,这个春草池又经历了多少个春天呢?
去完善
赏析
《春草池》是北宋诗人杨蟠的一首描绘春天的诗作。这首诗通过对春天景色细腻而深入的观察,表达了作者对美好时光的感慨和对生活的热爱。诗人以“春草”为主题,传达了春天生命力旺盛、生机盎然的氛围。 首句“寂寂绿岩畔”描绘了春天一片寂静的景象,展现出自然界的恬静与和谐。接着,诗人用“相期无数人”揭示了人们在春天里的期盼和期待。春天是大自然的复苏季节,人们借此希望生活也可以焕发出新的活力。 后两句“不知康乐后,池草几回春。”则是对春天景色的进一步赞美。在这里,“康乐”指的是东晋的著名诗人谢灵运,他曾写过一首脍炙人口的《登池上楼》。杨蟠借用了“康乐”的典故,表达对春天景色的眷恋之情。同时,他也表达了自己对于美好生活的向往,以及对时光流转的感慨。 整体来说,这首诗以春天的草地为中心,通过对比过去和未来,表达了对美好生活的渴望和对生命的感悟。
去完善
创作背景
《春草池》是宋代诗人杨蟠的一首描绘春日景象的诗歌。这首诗的创作时间大致在公元11世纪,即北宋时期。在这个时期,中国诗歌发展到了高峰,涌现出了许多杰出的诗人,如苏轼、黄庭坚等,他们的作品对后世产生了深远影响。 在这个时代背景下,杨蟠作为一位才华横溢的文人,他的人生经历丰富多彩。他曾担任过地方官吏,因为政绩显著而被提拔到中央政府任职。然而,由于政坛的黑暗和腐败,他感到无法适应,于是辞官回乡,过上了隐居生活。他的诗歌充满了对田园生活的热爱和对美好时光的怀念。 《春草池》这首诗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下创作的。诗中以“春草”为主题,通过对春草池的美景描绘,表达了作者对自然美的欣赏和对宁静生活的向往。同时,也反映了当时知识分子对现实的不满和对理想生活的追求。这首诗以其优美的语言和深刻的内涵,成为了宋代山水诗的代表作之一。
去完善
热门评论
  •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