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古诗词

诗词大全

题剑

标题包含
题剑
丈夫得宝剑,束发曾书绅。嗟吁一朝遇,愿言千载邻。 心许留家树,辞直断佞臣。焉能为绕指,拂拭试时人。
0 0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男人得到一把宝剑,年轻时曾把剑挂在腰间。感叹有一天能遇到知己,希望能成为千年的朋友。他心里想着留下家训,直言不讳地拒绝谄媚的小人。怎么能被人牵着鼻子走呢,要随时准备拂去尘埃,展示自己的能力。
去完善
释义
1. 束发:古代汉族男孩十五岁束发为髻,表示已经成年。这里用来表示年青时候的意思。 2. 书绅:把重要的教诲记在绅带。比喻牢记在心。 3. 一朝遇:一日之中可能发生的偶然事件,这里指的是得到宝剑的机遇。 4. 愿言:希望或愿望。 5. 千载邻:指的是与自己志同道合的人或者英雄豪杰。 6. 心许留家树:许是表示愿意的意思,家树是对家乡的感情的象征。 7. 辞直:直言不讳,毫不犹豫。 8. 佞臣:指善于花言巧语的奸佞之臣。 9. 焉能:怎么能够,表示反问语气。 10. 拂拭:本义是擦拭,这里可以理解为拿起宝剑行动。 11. 试时人:尝试向世人展示自己。
去完善
赏析
《题剑》是唐代诗人窦群的一首五言律诗。这首诗以宝剑为象征,表达了诗人对理想抱负、人格尊严和报国壮志的坚定信念。 首联“丈夫得宝剑,束发曾书绅”描绘了英雄豪杰的形象,他们从小立志,奋发向上,求得一把宝剑作为人生的信物。诗人以此表达出男子汉大丈夫应有的勇敢与担当。 颔联“嗟吁一朝遇,愿言千载邻”表明自己期待在关键时刻展现出英勇本色,成为流传千古的英雄人物。诗人用“嗟吁”表达出对于时光流逝、历史沧桑的感慨,以及面对机遇和挑战的决心。 颈联“心许留家树,辞直断佞臣”则流露出诗人的家国情怀和高尚情操。诗人承诺要为家庭、国家尽忠尽职,言辞坚决地与奸佞之徒划清界限,表现出崇高的道德品质和无畏的政治勇气。 尾联“焉能为绕指,拂拭试时人”借助宝剑的神圣使命传达出诗人的意愿:在风起云涌的时代洪流中,他要以坚定的信念和果敢的行动,向世人展示自己的才干与风采。 整体而言,这首诗语言质朴,情感真挚,通过咏物抒怀的方式传递出作者的豪情壮志和人格魅力。这首诗歌以其深刻的思想内涵和独特的艺术风格,成为了古代文人抒发爱国情怀的佳作。
去完善
创作背景
《题剑》是唐代诗人窦群创作的一首五言古诗。这首诗的创作时间大约在唐德宗贞元年间(785-805年),正值唐朝中期。在这个时期,唐朝虽然经历了安史之乱的动荡,但社会逐渐稳定,经济和文化得到一定程度的发展。 窦群生活在这一时期,他的家族地位显赫,本人也是一位才学兼备的文人。然而,他在仕途上并不顺利,曾多次遭受贬谪。这种人生经历使他对现实有着深刻的认识和感慨。在这首诗中,他以宝剑为题,表达了对自己才能的自信和对国家命运的忧虑。 诗中的“干将”和“莫邪”是中国古代传说中的名剑,象征着卓越的才能和智慧。窦群通过赞美这两把剑,表达了对国家栋梁之才的渴望和对盛世的向往。同时,他也表达了对自己的期许,希望能够在国家危难之时挺身而出,为国家效力。
去完善
热门评论
  •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