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日晓思寄杨二十七炼师
雨霜地如雪,松桂青参差。鹤警晨光上,步出南轩时。
所遇各有适,我怀亦自怡。愿言缄素封,昨夜梦琼枝。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秋雨洒落如雪飘,松树和桂树绿意盎然。白鹤在晨光中鸣叫着飞起,我在南边的亭子里漫步而出。每个人都找到了适合自己的生活,我也感到非常愉悦。希望可以保持纯洁的心灵,就像昨晚梦里出现的琼枝一样美好。
去完善
释义
1. 雨霜:指雨雪交加的天气。
2. 地如雪:形容地面的白色像是下雪一样。
3. 松桂:松树和桂树,这里借指仙人的生活环境。
4. 青参差:指树叶的颜色深浅不一,青翠交错。
5. 鹤警:鹤鸣报警的意思,这里可能寓意着早晨的来临。
6. 晨光:清晨的阳光。
7. 南轩:南边的窗子,这里可能是指诗人在自己的住处向外看。
8. 所遇各有适:遇见的事情都有各自适合的解决方法。
9. 我怀亦自怡:我自己对目前的状态也非常满意。
10. 愿言缄素封:希望能够把自己想说的东西用素雅的信封装起来。
11. 昨夜梦琼枝:昨天夜里梦见仙境般的美好景象。
去完善
赏析
《冬日晓思寄杨二十七炼师》是一首描绘冬日的景象和诗人心境的古诗。在寒冷的冬天早晨,诗人通过对自然景色的细致观察,表达了对友人的思念之情。诗中既有景物的描绘,又有情感的抒发,体现了诗人独特的审美观。
去完善
创作背景
这首诗《冬日晓思寄杨二十七炼师》是唐代诗人窦群所作,创作于公元830年左右的冬季。
在这个时期,唐朝国势日渐衰微,外部矛盾和内部矛盾不断激化。虽然表面看似和平稳定,但社会风气已经日益败坏,人民生活困苦,政治黑暗腐败。诗人窦群经历了这种社会的动荡不安,对现实深感忧虑。
作为诗人的窦群,既有着高远的理想,又有着对生活的执着热爱。他虽任职朝廷,却又难以适应官场的腐朽环境。在冬天这个寒冷的季节里,清晨醒来,他心中涌起了对友人、对世间的关爱之情。于是他以自己特有的才情将这份情感融入诗行之中,写下了这首充满浓厚情谊和哲思的诗篇。
冬日的早晨,寒风凛冽,白霜铺地。在这样的环境中,诗人想起远方的朋友,希望他们能够坚强面对生活的困境,同时也表现出自己对友情的珍视和对生命的思考。整首诗以其真挚的情感和高尚的情操感人至深。
去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