菩萨蛮(和令狐公子)
风柔日薄江村路。一鞭又逐春光去。胡蝶作团飞。竹间桃李枝。
醉魂招不得。一半随春色。桃李□无多。其如风日何。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风轻日暖的小路上。我再次追逐春天的脚步。蝴蝶翩翩起舞。竹子旁边的桃花和李树枝繁叶茂。醉意中无法召唤自己的灵魂。一半的身心沉浸在春天里。桃李花开得不多。面对美好的时光又能如何呢?
去完善
释义
1. 风柔日薄:指春风轻柔和煦,阳光逐渐暗淡。
2. 江村路:江边乡村的道路。
3. 一鞭:比喻一次送别或一段旅程的开始。
4. 春光:春天的景色。
5. 胡蝶作团飞:蝴蝶成群飞舞。
6. 竹间:竹林之间。
7. 李桃枝:桃树和李树的枝条。
8. 醉魂招不得:形容醉酒后无法控制自己的情绪。
9. 随春色:随着春天的景色一起消失。
10. 无多:不多,很少。
11. 其如风日何:这又能怪风和阳光什么呢。
去完善
赏析
在这首词中,作者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春天的美好景象,同时也表达了时光流逝的感慨。上片写景,“风柔日薄江村路”一句点明了风和日丽的环境,为整首词奠定了轻松愉快的基调。接下来,“一鞭又逐春光去”则传达了岁月匆匆、时光易逝的感慨。紧接着,“胡蝶作团飞。竹间桃李枝。”描绘了蝴蝶翩翩起舞、桃李花开满枝头的美景,进一步展现了春天的生机与活力。
下片抒情,“醉魂招不得。一半随春色。”表现了诗人沉醉于春光之中,无法自拔的心境。最后两句“桃李□无多。其如风日何。”则表达了桃李之花虽美,但终将在风吹日晒中凋谢,寓意美好的事物总是短暂的。总的来说,这首词通过描绘美丽的春天景色,抒发了对时光流逝的感叹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去完善
创作背景
《菩萨蛮(和令狐公子)》是南宋词人王灼创作的一首词。这首词的创作时间为南宋时期,即公元1127-1279年之间。
在这个时期,中国正处于北宋灭亡、南宋建立的历史转折阶段。战乱频繁,人民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作为一位文人,王灼同样饱受战乱之苦。他在这一时期的生活经历了很多波折,曾多次迁徙避难,这使得他对人生的感悟更加深刻。
在当时的时代背景下,宋词作为一种新兴的文学形式,深受广大文人和百姓的欢迎。许多词人纷纷投身于宋词的创作,以此来抒发自己的情感和对社会现实的关切。王灼也不例外,他通过创作词作来表达自己对人生际遇的感慨和对战争的厌恶。
在这首《菩萨蛮(和令狐公子)》中,王灼通过与令狐公子的唱和,表达了对美好时光的怀念以及对战乱的忧虑。他用优美的语言描绘了江南水乡的美景,表达了与友人共享美好时光的愿望。然而,现实的残酷让他无法忘怀战乱带来的痛苦。这种情感在词作中得到充分的体现,使这首词具有很强的艺术感染力。
去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