浣溪沙
翠馆银罂下紫清。
内家闻说庆嘉平。
柳条萱草眼偏明。
小阁数杯成酩酊,醒来不爱佩环声。
为通幽梦到蓬瀛。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翠绿馆舍中的银色酒坛下紫色的静谧。
豪门大户庆祝节日的平和景象。
柳枝和萱草在眼中显得格外明亮。
小阁楼里几杯美酒使人陶醉,醒来已不再喜欢那些金属环敲击的声音。
为了通向那梦幻般的仙境蓬莱和瀛洲。
去完善
释义
1. 翠馆:翠绿色的馆内,形容富丽堂皇的建筑。
2. 银罂:银制的瓶或容器,通常用于装液体或糖果。
3. 紫清:古人把天空中的紫色星云视作神仙的居所,这里指天上。
4. 内家:皇宫或者王侯将相的家。
5. 庆嘉平:古代习俗,冬至之后的一个月称为“嘉平”,此时举行庆祝活动。
6. 柳条萱草:柳枝和萱草,泛指春天景象。
7. 眼偏明:眼睛特别明亮,比喻风景优美,引人注目。
8. 小阁:楼阁或亭子,供人休憩游玩的地方。
9. 酩酊:醉酒后昏昏沉沉的样子。
10. 佩环声:佩戴在身上的玉环等饰物发出的声音。
11. 通幽:通往仙境的道路。
12. 蓬瀛:传说中的蓬莱山和瀛洲山,是神仙居住的地方。
去完善
赏析
《浣溪沙》是宋代词人史浩的一首描绘日常生活的词作。在这首词中,作者以细腻的笔触和丰富的想象,为我们展现了一幅宁静而又美好的画面。
首句“翠馆银罂下紫清”描述了词人在一处环境优美的地方饮酒作乐的场景。“翠馆银罂”形象地描绘了室外环境的美妙,而“紫清”则暗示了室内的雅趣。接下来的“内家闻说庆嘉平”则是描绘了家庭庆祝节日的情景,体现了人们欢聚一堂的欢乐气氛。
紧接着,“柳条萱草眼偏明”一句则以柳条和萱草作为象征,展现了春天的美好景象。这里的“眼偏明”一方面描绘了春天明亮的景色,另一方面也寓意着词人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对自然的热爱。
在接下来的两句“小阁数杯成酩酊,醒来不爱佩环声”中,词人通过描绘自己在小阁里饮酒的情景,表达了自己对无忧无虑生活的渴望。尽管酒后的词人并不喜欢佩环之声,但这恰恰说明了他对喧闹世界的厌倦,以及对宁静生活的向往。
最后,“为通幽梦到蓬瀛”一句则表达了词人希望能通过梦境抵达仙境的美好愿望。这里的“蓬瀛”指的是蓬莱仙境,象征着理想的生活状态。
整首词通过描绘日常生活中的点滴细节,传达出词人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对自然的热爱。词人以细腻的笔触和丰富的想象,为我们展现了一幅宁静而又美好的画面,使得这首词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和审美价值。
去完善
创作背景
《浣溪沙》是南宋著名词人史浩的一首词。史浩出生于北宋末年,成长于南宋初年,一生经历了金兵入侵、南宋建立等一系列重大事件。他的诗词作品多描绘战争期间的百姓疾苦和家国情怀,表现出深厚的爱国情怀。
在南宋初期,由于战乱不断,民生凋敝。史浩亲身经历了金兵入侵,亲眼目睹了战争的残酷和对百姓的摧残,因此在他的作品中,往往流露出对和平的渴望以及对国家的忧虑。这首《浣溪沙》正是他在这一时期创作的作品之一。
去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