置酒北郊外送张真甫还什邡
高木已在望,不妨宽作程。
相看愁馔彻,未用遽杯行。
春暖姜肱被,川平雍齿城。
遥知喜公至,鸡犬亦欢迎。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古树已望见远方,不如把行程放宽。
相聚共饮佳肴,不必急急敬酒。
春天温暖如姜肱被,河川平稳似雍齿之城。
远远知道故友到来,连鸡犬也欢喜迎接。
去完善
释义
1. 高木:这里指代高大的树木,用以形容距离之远。
2. 宽作程:放宽行程的意思,表示不急于赶路。
3. 馔彻:指宴会结束,这里暗示分别的时刻临近。
4. 遽杯行:匆匆饮酒告别。
5. 姜肱被:这里是指春天的温暖天气。姜肱被是古代保暖的被子。
6. 川平:形容河流平静无波。
7. 雍齿城:此处可能是指古时的城堡或城市。雍齿是中国古代赵国的一位将领。
8. 遥知:从远处就知道。
9. 喜公至:因你的到来而欢喜。这里“公”指的是张真甫。
去完善
赏析
本诗为送别之作,作者以丰富的想象力和对景色的细腻描绘,表达出与友人离别的情感。首联“高木已在望,不妨宽作程”,以高木作为远方景物的象征,表现出别离的惆怅感,同时也传达出离别时的心情:虽然朋友将要离去,但我们仍应保持豁达的心境。颔联“相看愁馔彻,未用遽杯行”,写的是作者在饯别宴上看着满桌菜肴却食之无味,表达出离别的哀愁,而“未用遽杯行”则显示出作者虽有离愁,但依然保持淡定从容的态度。颈联“春暖姜肱被,川平雍齿城”,则是作者通过自然景象来表达对友人的祝福,即希望友人在新环境中能够安居乐业。尾联“遥知喜公至,鸡犬亦欢迎”,进一步深化了诗人对友人的祝福和期盼,表达了诗人和友人的深厚情谊。
去完善
创作背景
《置酒北郊外送张真甫还什邡》是宋代诗人晁公溯的一首送别诗。这首诗的创作时间约为公元1145年左右,正值南宋初年。
在这个时期,晁公溯作为一位文人,他的生活充满了漂泊与离别。他曾在朝廷担任官职,但因不满当时的政治环境,选择辞官回乡,过着隐逸的生活。他的诗歌作品多描绘自然景色和抒发文人情怀,表达了对故乡的思念和对友情的珍视。
在《置酒北郊外送张真甫还什邡》这首诗中,晁公溯以真诚的情感描述了与朋友张真甫在北郊外分别的场景。当时,南宋政权正处于金兵入侵的危机之中,国土分裂,民生疾苦。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诗人与朋友之间的离别显得尤为沉重。然而,诗人并没有沉溺于离愁别绪,而是表达了希望朋友平安归乡的祝愿。
总的来说,这首《置酒北郊外送张真甫还什邡》展现了晁公溯在面对国家危机和个人命运时的坦然态度,以及他在友情中的深厚情感。这些特点使这首诗成为了宋代送别诗中的佳作。
去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