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古诗词

诗词大全

题金山

标题包含
题金山
紫金千仞鬰崔嵬,四面惊涛卷雪堆。 屹立中流天柱壮,高标双阙海门开。 江流今古几分合,日月东西自往来。 一览象山皆㟝嵝,不知身世是蓬莱。
0 0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黄金山岳巍峨耸立,四周海浪翻滚如雪堆。 稳立于江河之中犹如柱石雄壮,双峰对峙如同海上门户大开。 江水从古至今有过几次交汇分离,太阳和月亮从东方升起又西方落下。 放眼望去象山似乎都是山丘,忘却自己身处的是蓬莱仙境。
去完善
释义
1. 紫金:比喻山色如紫金般灿烂。 2. 千仞:形容金山极高。 3. 郁崔嵬:形容金山的气魄。 4. 四面:指从各个角度看金山。 5. 惊涛:波涛汹涌的江水。 6. 卷雪堆:比喻浪花飞溅如同白雪堆积。 7. 中流:江河的中心部分。 8. 天柱:古人称昆仑山为天柱。这里用以形容金山在江中的地位重要。 9. 高标双阙:喻指江对面海门双峰的石塔。 10. 海门:江苏南通的海门岛。 11. 江流:长江水。 12. 今古:从古至今。 13. 分合:分开和合拢。 14. 日月:太阳和月亮。 15. 东西:东方和西方。 16. 一览象山:一眼看去象山。象山,象山港北端陆地。 17. 皆㟝嵝:都是小山丘。 18. 不知身世是蓬莱:疑惑自己是否身处仙境蓬莱。蓬莱,古代神话传说中的仙境。
去完善
赏析
《题金山》是一首描绘自然景观与人生哲理的优美诗篇。诗人在游览金山时,借景抒情,通过对紫金山的壮丽景象以及江海交汇的壮观场面的描述,传达了人生的思考以及对现实世界的深深感慨。 第一句“紫金千仞郁崔嵬”,诗人以紫金山为象征,展示其峻峭巍峨的特点,表现了自然景观的壮丽。第二句“四面惊涛卷雪堆”则以海浪拍打着金山形象地描绘了江河湖海的浩瀚,显示出自然力量的无穷魅力。 接下来的两句“屹立中流天柱壮,高标双阙海门开”,赞美了金山作为海天之间的重要地标,有如擎天柱石一般屹立在长江之上,彰显了大自然雄浑的气魄。同时,诗人通过"双阙海门开"这一意境,表达了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思想。 第四、五两句“江流今古几分合,日月东西自往来”,借江水滚滚东流和日月经天纬地的意象,表达出历史的沧桑变迁,进一步加深了诗人对时间的感悟。 最后两句“一览象山皆㟝嵝,不知身世是蓬莱”,诗人通过对周边的景物观察,由眼前景象联想到古代传说中的仙境——蓬莱,强调了现实世界与自然景观之间的紧密联系,也体现出诗人身处大自然的感悟。这种感受使人们对于自身的存在有了更加深刻的理解,从而达到了人生的哲理。
去完善
创作背景
《题金山》是南宋爱国将领、文学家赵葵创作的一首描绘金山寺景色的诗。这首诗的创作时间大约在宋理宗端平年间(1234-1236年)。 赵葵生活在南宋末年,这一时期正值金国南侵,南宋朝廷被迫求和,北方大片国土沦丧。作为一位忠君报国的将领,赵葵曾数次领军北伐,试图收复失地。然而,由于朝廷的腐败无能,他的努力未能取得成功。在这种时代背景下,赵葵的心情自然是充满了忧虑和愤懑。 在创作《题金山》时,赵葵可能已经退居金山寺,过着隐居的生活。他在这里看到金山寺的美景,不禁想起了自己曾经壮志凌云的青春年华,以及为国捐躯的将士们。因此,他以深情的笔触描绘了金山寺的景色,表达了对自己和战友们壮志未酬的惋惜之情。
去完善
热门评论
  •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