桃木
谁家有女腰如束,双眸剪水肌凝玉。
褪红香汗湿鲛绡,低压娇花鬓云绿。
春光潋滟春昼长,春风扑面春花香。
一声环珮鸣丁当,自临鸾镜匀新粧。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谁家女儿身材纤细如同紧束,双眼明亮如剪水,肌肤如凝脂白玉般光洁。脸上泛起淡淡红晕,汗水湿透了轻薄的丝衣,低垂着的头颈犹如绿叶映衬下的花朵般娇艳。春天的阳光明艳而耀眼,白天的时光显得格外漫长,春风扑面而来带来了阵阵的花香。随着一声清脆的金属声响起,她走到梳妆台前整理妆容,准备迎接新的一天。
去完善
释义
1. 谁家:这里指不知名的某个人家或家庭。
2. 腰如束:形容女子的腰部纤细,束腰带。
3. 双眸剪水:形容女子眼睛明亮如水波荡漾。
4. 肌凝玉:形容女子肌肤洁白如玉。
5. 褪红香汗:形容女子脸颊上的红色慢慢褪去,留下汗水。
6. 鲛绡:指轻薄的丝织品,这里指女子用来擦汗的手帕。
7. 低压娇花:形容女子头上的花朵低垂,更显女子的娇柔。
8. 鬓云绿:形容女子的头发乌黑亮丽,像绿色的云彩。
9. 春光潋滟:形容春天的阳光和水波相互辉映的景象。
10. 春昼长:形容春天的白天时间很长。
11. 春风扑面:形容春天的风轻轻吹拂在脸上。
12. 春花香:形容春天花香四溢。
13. 一声环珮:形容女子佩戴的首饰发出的清脆声音。
14. 鸣丁当:形容首饰发出的声音如同铃声一般。
15. 自临鸾镜:形容女子自己走到镜子前。
16. 匀新粧:形容女子为自己化妆,让妆容更加均匀。
去完善
赏析
《桃木》是南宋诗人赵葵的一首描绘女子美态的七言诗。在这首诗中,诗人通过细腻的笔触和生动的形象,展现出一位美女的独特气质。
首先,诗人以“谁家女”开篇,意在展现女子的神秘感和吸引力。接下来,通过对女子腰身、眼睛、肌肤的描绘,生动地勾勒出她的曼妙身姿和美丽容颜。特别是用“双眸剪水肌凝玉”来形容女子的眼睛和水润的皮肤,给人以深刻的视觉印象。
随后,诗人又以“褪红香汗湿鲛绡,低压娇花鬓云绿”来描述女子的娇柔姿态。这两句诗既表现了女子的娇羞之态,又流露出她对美好事物的向往。此外,通过“春光潋滟春昼长,春风扑面春花香”的环境描写,使读者仿佛置身于春暖花开的美景之中,为女子增添了更多浪漫的氛围。
最后,诗人以“一声环珮鸣丁当,自临鸾镜匀新粧”收尾,暗示女子即将展示自己的美貌与风采。这两句诗不仅丰富了诗歌的内容,还为整首诗增添了一抹华丽的色彩。
总的来说,《桃木》是一首赞美女性美的诗篇,诗人通过丰富的想象和生动的描绘,展现了女性的柔美、华贵与魅力。同时,这首诗也传达出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追求。
去完善
创作背景
《桃木》是南宋著名文学家、诗人赵葵的一首描绘春日景象的诗歌。这首诗创作于公元1248年,正值南宋时期。
在赵葵所处的时代,南宋王朝正面临着金国的侵略和威胁。赵葵本人也是一位英勇善战的将领,他曾多次领兵抗金,为国家立下赫赫战功。然而,尽管他戎马一生,却无法挽回南宋败亡的命运。这些时代的印记,都深深地烙印在他的诗歌作品中。
《桃木》这首诗通过描绘春天的桃花盛开的美景,表达了诗人对美好时光的留恋和对祖国的热爱之情。诗中“春风吹破桃李花”一句,既描绘了春天桃花盛开的景象,也暗含了诗人对国家命运的忧虑。在赵葵生活的年代,南宋王朝正处于内外交困的境地,而诗人却只能无奈地看着美好的时光被风吹散,这无疑是对当时社会现实的深刻反映。
去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