楼
等闲携酒上南楼,楼占东州古渡头。
翼瓦拂天翔碧凤,危栏隠雾锁苍虬。
湖山环据三吴会,江汉雄吞四蜀流。
醉里浩歌天地阔,橹声摇月上汀洲。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轻松地带着酒登上南方的高楼,这楼正好在东州的古老渡口旁。琉璃瓦像要腾飞的大鸟一般向着蓝天伸展,高大的栏杆仿佛隐藏在云雾中的巨龙。周围是环绕的三吴景色,远处则是汹涌澎湃的长江和汉水,仿佛要将四蜀的水流吞噬。醉意中我放声歌唱,感叹天地之广阔,船夫的橹声在月光下回荡在岸边的沙洲。
去完善
释义
1. 东州:泛指东南沿海地带。此处可能为浙江省杭州市一带。
2. 碧凤:比喻建筑物飞檐翘角犹如凤凰展翅。
3. 危栏:高耸的栏杆,此处指代楼台。
4. 苍虬:这里形容云雾缭绕中的山峰形状,寓意险峻壮美的山川景色。
5. 三吴:古代对江浙地区的称呼,具体包括今江苏南部及浙江东部地区。
6. 四蜀:指四川及其周边地区。
7. 汀洲:水中小洲或陆地,即江河湖泊中由沙石堆积而成的岛屿。
去完善
赏析
赵葵的这首《楼》以登楼为契机,展现了一幅宏大壮观的画面。诗人用“等闲携酒上南楼”起笔,描述了随意带酒登上南楼的情景,凸显了诗人的豪爽与豁达。接着诗人描绘了楼上所见之景:飞檐翘角、危栏隐雾,象征着楼的壮观和气势磅礴。而“湖山环据三吴会,江汉雄吞四蜀流”则道出了楼所处地理位置的重要性,呈现了长江、汉江及五湖四海的景象,进一步突显了楼的巍峨壮观。最后,诗人以“醉里浩歌天地阔,橹声摇月上汀洲”收尾,借酒兴歌唱,将诗人的豪情壮志发挥得淋漓尽致,使得整首诗充满了豪情与气魄。
去完善
创作背景
《楼》这首诗是南宋诗人赵葵的作品,创作于公元1249年。此时正值南宋中期,国家正处于风雨飘摇的战乱时期。金人南下入侵,民族矛盾尖锐,朝政腐败,民生疾苦。
赵葵是南宋著名的军事家和政治家,他的家族世代为官,战功赫赫。然而,在这个特殊时期,尽管他努力为国效力,但南宋朝廷内部的腐化堕落、政治斗争使得他在战场上屡遭掣肘。他曾在多次战役中力挽狂澜,但却因受到排挤而无法得到重用。
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赵葵创作了这首《楼》。诗中通过对楼台楼阁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故乡的思念和对国家命运的忧虑。诗人以“临窗数树梅”的自喻,表达了他对坚守信念、坚定意志的追求,同时也暗示了自己虽然身处困境,但依然保持高尚的品质和爱国情怀。
去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