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古诗词

诗词大全

题东白山轩

标题包含
题东白山轩
竹外泉声急,松心月色寒。 人间推旷绝,只自倚阑干。
0 0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窗外传来湍急的水声,月光映照在松间显得清冷。 此地远离尘世喧嚣,独自倚靠栏杆品味这份宁静。
去完善
释义
1. 题:题目的意思,一般是对诗或文的总结与概括。 2. 东白山:位于中国浙江省的一座山名。 3. 轩:一种传统的中国建筑形式,通常指亭台楼阁等。 4. 竹外:竹林之外的地方。 5. 泉声:流水的声音。 6. 松心:松树中心的位置。 7. 月色:月光照耀下的景象。 8. 寒:寒冷的气氛。 9. 人间:人类社会。 10. 推:推断,推测。 11. 旷绝:形容极其开阔辽远。 12. 自:自己。 13. 倚:靠着。 14. 阑干:栏杆,这里可以理解为东白山轩的栏杆。
去完善
赏析
这首诗是南宋诗人释仲皎的一首描绘自然景观的佳作。首联“竹外泉声急,松心月色寒”,以竹子、泉水和松树为切入点,展现了作者身处的美景。在这幽静的环境中,竹子外面的泉声急促流淌,而松树内部的月色则显得清冷,这二者共同营造了一种静谧的氛围。诗人通过听觉和视觉的感受,将读者带入到了一个恬淡自然的境地。 颔联“人间推旷绝,只自倚阑干”,表达了诗人在这样的环境中对世俗生活的超脱。他把自己的内心世界与外在景观融合在一起,通过这种空间上的“旷绝”与心灵上的远离尘世,展现了诗人面对纷繁世事的超然态度。同时,这也寓含着诗人对自己独特人格的追求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整首诗笔触细腻,意境深远,给人以无尽的遐想空间。
去完善
创作背景
这首诗名为《题东白山轩》,是唐代诗人释仲皎的作品。据史料记载,这首诗大约创作于唐朝的贞观年间(627-649年)。这个时期是中国历史上的一个相对繁荣的时期,政治稳定,经济和文化发展迅速。 在创作这首诗时,释仲皎正处于人生的转折点。他曾是唐太宗李世民的御用文人,但在一次宫廷政变后,他被逐出宫廷,流放到东白山。在这段艰难的时光里,释仲皎开始反思自己的生活和价值观,这使他更加关注自然和人性。 在这个时期,唐朝的社会风气非常开放,人们崇尚诗歌和文学。这种社会氛围对释仲皎产生了很大的影响,使他开始尝试用诗歌来表达自己对生活的感悟和对自然的热爱。因此,《题东白山轩》这首诗既是释仲皎个人命运的写照,也是那个时代文化繁荣的象征。
去完善
热门评论
  •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