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古诗词

诗词大全

书郑亦山冷澹生活

标题包含
书郑亦山冷澹生活
九陌红尘不肯居,携家租屋住西湖。 月香水影赓和靖,雨色晴光忆大苏。 诗比晚唐成冷淡,人如东野更清臞。 晴窗尽展芳编看,一片寒冰浸玉壶。
0 0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繁华城市不愿留,携带家人住西湖。 月夜花香延续和靖之美,晴天雨色回忆大苏之景。 诗词风格接近晚唐淡冷之美,人像东野一样清瘦且刚毅。 晴窗下翻开诗书品读,感受那一份寒冰沁入心脾的美感。
去完善
释义
1. 九陌:泛指都城或繁华的城市。这里可能指的是作者黄敏求所在的城市。 2. 红尘:借指繁华热闹的地方。 3. 不肯居:不愿意居住在繁华的城市。 4. 携家:带着家人。 5. 租屋:租赁房屋。 6. 西湖:指浙江杭州的西湖,是中国著名的风景名胜区。 7. 月香水影:形容西湖美丽的夜景。 8. 赓和靖:可能指的是宋代诗人林逋(字和靖)。 9. 雨色晴光:指阴雨和晴朗的天气。 10. 大苏:北宋文学家苏轼,号东坡居士,又称大苏。 11. 晚唐:唐代后期的一段时期,以杜甫、白居易等人为代表。 12. 冷淡:形容诗歌风格恬淡寡欲。 13. 人如东野:可能指的是唐代诗人孟郊(字东野)。 14. 清臞:形容清瘦的样子。 15. 晴窗:明亮的窗户。 16. 芳编:指古籍、书卷。 17. 浸玉壶:形容书籍的珍贵。
去完善
赏析
这首诗是黄敏求赞美郑亦山的隐逸生活,描绘其远离繁华喧闹的城市,带着全家住在西湖边。他以月光、水影对应白居易(即“和靖”)的诗意,以晴色、光影缅怀苏东坡的风貌。在诗歌艺术上,他的诗风模仿晚唐诗人,呈现出一种冷漠疏离之感;而他的形象则如同东野圭吾那样清瘦孤高。最后一句则以寒冷的冰水浸润玉壶来形容他对诗书典籍的热爱。整首诗都在传达出郑亦山追求超脱世俗、宁静致远的境界。
去完善
创作背景
这首诗名为《书郑亦山冷澹生活》,是宋代诗人黄敏求的作品。 首先,我们来了解一下这首诗的创作时间。这首诗创作于宋朝时期,这是一个中国历史上繁荣且富有文化气息的时期。宋朝的经济、科技和文化艺术发展迅速,成为历史上的一个高峰。 其次,我们来关注一下与作者黄敏求相关的人生际遇。作为宋朝的一位文人,黄敏求与当时许多士人一样,希望通过科举考试获得功名,实现自己的政治抱负。然而,他在科举道路上的遭遇并不顺利,这可能让他对现实生活产生了一些不满和反思。 最后,我们来看一看与作者有关的时代相关背景知识。在宋朝时期,儒家思想仍然占据主导地位,许多士人追求道德修养和人格完美。此外,禅宗佛教在当时也非常流行,许多文人对禅宗哲学产生兴趣,试图通过禅定和冥想来寻求内心的平静和满足。这些时代背景都可能影响了黄敏求的创作风格和思想观念。 综上所述,我们可以看出,这首诗的创作背景是一个繁荣且充满文化气息的宋朝时期。在这个时期,作者黄敏求的人生际遇并不顺利,可能让他对现实生活产生了一些反思。同时,儒家思想和禅宗佛教的影响也渗透在他的作品中,反映了他对生活的态度和对理想的追求。
去完善
热门评论
  •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