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古诗词

诗词大全

句 其一

标题包含
句 其一
麻源山压盱江水,高楼迥对江山起。
0 0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麻源山的壮丽景色与盱江水的柔波相映成趣,远处的高楼矗立在山水之间,仿佛是江山画卷的一部分。
去完善
释义
【注释】 1. 麻源山:指庐山的一支,位于江西省九江市南郊。因东汉末年著名道教学者、炼丹家、医药学家张道陵曾在此山中种植药材,故又称“药姑山”。 2. 盱江:即江西境内的抚江。源自福建武夷山,流经江西抚州地区,在临川汇入赣江。盱眙,表示望向的意思,寓意淮河下游广大地区对淮水灾害的忧虑之情。 3. 高楼:这里指的是建筑物。古代高楼常指贵族或士人居住的华宅。 4. 迥对:面对。
去完善
赏析
《句 其一》是魏泰的一首描绘自然景观的诗词。在这首诗中,诗人以麻源山和盱江水的形象为背景,通过高楼与江山的对比,表现出一幅壮丽的山水画卷。 “麻源山压盱江水”一句,以“压”字突显出麻源山的巍峨之势,同时以盱江水作为映衬,使得山景更加峻峭、壮观。这种写法将读者的视线引向远方,感受到山水的魅力。 “高楼迥对江山起”一句,诗人通过对高楼的描绘,展现了人的存在与自然景观之间的和谐关系。高楼耸立,面对远处的江山,象征着人类在自然中的地位与力量。此外,“迥对”一词传达出高楼与江山之间的一种相对性,体现了人与自然间的呼应。 整首诗句充满了画意,诗人运用拟人化的手法赋予大自然以生命,展现了一幅人与自然的和谐画卷。
去完善
创作背景
《句 其一》是北宋著名诗人魏泰的一首五言诗。这首诗的创作时间为公元960年至1127年,即北宋时期。这个时期的文人墨客以崇尚儒家思想为主,强调个人的道德修养和人格追求,诗歌多以描绘自然景色、抒发个人情感为主。 在创作这首《句 其一》时,魏泰正处于他人生的低谷期。他曾多次参加科举考试,但都未能及第。这使得他对当时的社会现实产生了深刻的反思,对个人的命运和人生价值有了更深的思考。在这种心境下,他创作了这首充满了哲理意味的诗篇。 在魏泰所处的时代,北宋社会政治相对稳定,经济繁荣,文化发展迅速。然而,这也导致了社会阶层的固化,底层士人很难通过科举考试跻身上流社会。这种社会现象使得许多知识分子对社会现实产生了强烈的反感情绪,他们在作品中表达了对现实的批判和对个人命运的无奈。
去完善
热门评论
  •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