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古诗词

诗词大全

次韵通甫喜复贡举

标题包含
次韵通甫喜复贡举
当年涂抹笑东施,群动儇儇各自飞。 不分前程移岸谷,至今遗恨满庭闱。 文章老去攻诗律,富贵年来发祸机。 世上英雄君与操,谁甘终老故山归。
0 0
去完善
作者简介
方一夔,字时举,号古愚,明朝人,生卒年不详。他是明朝的一位著名学者,以博学多才、品行高洁而著称。 方一夔出生于书香世家,自幼受到良好的教育。他勤奋好学,博览群书,对经史子集都有深厚的造诣。他的学问广...查看更多
去完善

译文
当年嘲笑东施的那些人,都纷纷离她而去。 他们从未想过她的未来会如何改变,以至于时至今日,她的怨恨还在家庭之间弥漫。 岁月催人老,让人开始关注诗词韵律,生活也接踵而至地带来了祸患。 在这世界上,那些被称为英雄的君王和曹操一样,有谁愿意在故土终老一生呢?
去完善
释义
1. 次韵:按照别人的诗所押的韵做诗。 2. 通甫:诗人朋友的名字。 3. 东施:指的是越国的丑女东施效颦的故事,这里比喻拙劣的模仿者。 4. 群动儇儇各自飞:形容人们都在忙着自己的事情,各自奔走。 5. 不分前程移岸谷:指未能预料到事情的变化。 6. 遗恨满庭闱:指家里的人也都对此感到遗憾。 7. 文章老去攻诗律:指随着年纪的增长,开始研究诗歌的韵律。 8. 富贵年来发祸机:指近年来因为富贵而引发了一些麻烦。 9. 世上英雄君与操:指你和曹操一样的英雄。 10. 故山归:指回到家乡去。
去完善
赏析
这首诗表达了一位诗人对于科举制度的感慨和对文学创作的执着追求。首联以“涂抹笑东施”比喻自己曾经的轻率无知,感叹时光流逝,众人各奔前程。颔联则表达了作者对于过去的悔恨,以及对于未来可能发生的变故的担忧。颈联转向诗人自身的创作历程,年老之时仍致力于诗歌技艺的提升,然而却常常因求取功名而遭遇祸患。尾联则以曹操为例,激励自己要勇敢面对命运的挑战,不甘于平庸地度过一生。整首诗通过对个人经历的回顾和反思,展现了作者深沉的家国情怀和对学术事业的执着追求。
去完善
创作背景
《次韵通甫喜复贡举》是南宋诗人方一夔的一首五言律诗。这首诗创作于宋高宗绍兴年间(1131年-1162年),正值南宋初期,金兵南下,中原沦陷,朝廷偏安江南一隅的历史时期。 在创作此诗时,方一夔是一位关心国家命运的文人,他的人生际遇与当时的社会环境密切相关。在这个特殊时期,南宋朝廷为选拔人才而设立了贡举制度,希望通过选拔士人来振兴国家、恢复中原。因此,方一夔在诗中以喜悦的心情表达了自己能够参加贡举考试,为国家尽一份力量的愿望。 在诗的写作过程中,方一夔也描绘了当时的社会景象。诗中的“戎马风尘际”表达了金兵南侵时的战争氛围,以及民众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的惨状。同时,他也通过“弦诵沸春声”展现了读书人勤奋学习的场景,表达了他们希望通过读书来挽救国家命运的信念。 总之,《次韵通甫喜复贡举》这首诗反映了南宋初期的社会现实,展现了诗人方一夔的人生际遇和家国情怀。
去完善
热门评论
  •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