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古诗词

诗词大全

立冬前后大雷电震者数日

标题包含
立冬前后大雷电震者数日
云如车駮低压城,红光闪电枉矢行。 老龙偷出牛蹄泓,霹雳数声惊顽冥。 雨下如注翻四溟,黑风吹落鱼鲔腥。 蚯蚓奋角蛇怒鳞,穴居林处无潜形。 小目飞笺奏天庭,速收阿香加诛刑。 夜阑景霁百怪停,炯炯北极环众星。
0 0
去完善
作者简介
方一夔,字时举,号古愚,明朝人,生卒年不详。他是明朝的一位著名学者,以博学多才、品行高洁而著称。 方一夔出生于书香世家,自幼受到良好的教育。他勤奋好学,博览群书,对经史子集都有深厚的造诣。他的学问广...查看更多
去完善

译文
乌云如车疾驰压城而来,红光闪电交织并行。 老龙悄悄游出牛蹄状的湖泊,霹雳数声惊醒沉睡的生灵。 大雨滂沱洗刷着四方天地,狂风卷起鱼腥味。 蚯蚓奋力翻动角,毒蛇恼怒地抖动鳞片,各自在巢穴或树林中隐匿身形。 小眼睛用飞笺传递信息至天庭,催促阿香赶紧执行惩罚。 夜幕渐深,雨后初霁,各种妖怪都暂时停歇。明亮的北极星光璀璨,围绕众多星星。
去完善
释义
1. 云如车駮低压城:车駮,指斑驳陆离的云彩。低压城,形容乌云笼罩城市。 2. 红光闪电枉矢行:枉矢,指箭一样疾驰的电光。 3. 老龙偷出牛蹄泓:牛蹄泓,可能是指一片低洼积水的地方。 4. 霹雳数声惊顽冥:霹雳,形容雷声。顽冥,愚昧无知的人。 5. 雨下如注翻四溟:四溟,四海。 6. 黑风吹落鱼鲔腥:黑风,可能指的是旋风;鱼鲔腥,鱼腥味。 7. 蚯蚓奋角蛇怒鳞:蚯蚓,这里应该代指蚯蚓;角,锐角。怒鳞,鳞片竖立的样子。 8. 小目飞笺奏天庭:小目,小眼睛,这里可能指小孩子的眼睛;飞笺,快速传递信息的方式。 9. 速收阿香加诛刑:阿香,神话中掌管风雨的女神;诛刑,惩罚。 10. 夜阑景霁百怪停:夜阑,夜深的时候;景霁,风景明朗;百怪,各种怪异的事物。
去完善
赏析
《立冬前后大雷电震者数日》是南宋诗人方一夔创作的一首描绘自然景象的诗篇。该诗以立冬时节的雷电、风雨为主题,通过对自然的观察与描述,展现出作者在面对自然灾害时的人生态度和情感。 首联“云如车駮低压城,红光闪电枉矢行”,描绘了立冬时节天空中的乌云和红光电闪的景象。诗人以“车駮”来形容乌云压城的氛围,以“枉矢行”来表现电光的迅速闪烁,突显出立冬时分天气的突变与震撼。 颔联“老龙偷出牛蹄泓,霹雳数声惊顽冥”,继续展示立冬时的天气变化。诗人将雷电比喻为老龙从牛蹄泓中探出,并用“霹雳数声”来强调其破坏力,形象地描述了人们对雷电的恐惧感。同时,“顽冥”一词则表达了在自然界威力面前人类的无奈和无力。 颈联“雨下如注翻四溟,黑风吹落鱼鲔腥”,描写立冬时的滂沱大雨和狂风暴浪。用“翻四溟”来体现雨水之多,又以“黑风吹落鱼鲔腥”来形容狂风带来的海洋气息,展现了立冬时节风雨交加的壮观场面。 腹联“蚯蚓奋角蛇怒鳞,穴居林处无潜形”,通过描述生物的反应来展现大自然剧烈变化带来的影响。蚯蚓和蛇在强风暴雨下被迫表现出保护自己的状态,表达出动物在大自然压力下求生的本能。 尾联“小目飞笺奏天庭,速收阿香加诛刑”,则借神话传说表达了对风雨停息的渴望。诗人通过想象向天庭传递信息的场景,祈求阿香女神能够平息这场灾难性的气候变化。 总之,整首诗通过细腻的语言和生动的描绘,表现了立冬时节自然界的变化无常以及人类面对自然现象的敬畏之情。在赞叹大自然的壮美之余,诗人也传达出对生活在这种环境中的生物的关切之心。
去完善
创作背景
《立冬前后大雷电震者数日》是南宋诗人方一夔在公元1164年左右创作的一首五言诗。这首诗描述了当时立冬时节的恶劣天气,以及诗人对自然现象的思考。 在这个时期,南宋正处于宋金战争期间,国家的政治局势动荡不安。方一夔作为一位文人,他对国家和民生的关注反映在这首诗中。他在诗中描绘了大雷电震撼的场景,表达了人们对自然的敬畏之情。同时,他也表达了对国家命运的担忧和对和平生活的向往。 在时代背景方面,南宋时期科学技术发展迅速,尤其是天文历法领域的研究。方一夔作为一名学者,他对自然现象的关注和观察可能受到了这一时期学术氛围的影响。此外,宋代的文学创作非常繁荣,诗人在诗歌中表达对社会现实的关切和对自然现象的思考,也是当时文人的一种普遍倾向。
去完善
热门评论
  •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