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古诗词

诗词大全

羽扇

标题包含
羽扇
奋迹冲霄驾鹤游,霜毛鞭落在扬州。 仁人收拾才挥动,风被黎元六月秋。
0 0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勤奋的身影犹如驾鹤冲天翱翔,那洁白的羽毛如同落下的霜雪;仁爱的人在激励之下挥舞着鞭子,仿佛拂过的秋风给众生带来清凉。
去完善
释义
注释: 1. 奋迹:指振翅飞翔的样子。 2. 冲霄:直上云霄。 3. 驾鹤游:指成仙飞升,这里以鹤代指仙鹤。 4. 霜毛:白如霜雪的羽毛,这里形容羽毛洁白如霜。 5. 鞭落:指鸟雀在空中振翅飞翔时偶尔落到地面。 6. 扬州:古九州之一,这里代指中国南方地区。 7. 仁人:有仁爱之心的人。 8. 收拾:收拢的意思。 9. 挥动:挥舞,舞动。 10. 风被:风吹拂到。 11. 黎元:民众,百姓。 12. 六月秋:指夏季凉爽宜人的气候。
去完善
赏析
《羽扇》是南宋诗人李刘的一首咏物诗,以羽扇为题材,表达出作者的人生理想和高尚情操。本诗通过生动形象的描绘,展示了羽扇的独特韵味和妙用。 首句“奋迹冲霄驾鹤游”,“奋迹”指振翅高飞,“冲霄”形容冲破云霄,“驾鹤游”意味着驾乘仙鹤遨游天际。这句诗形象地描绘了羽扇的翩翩起舞,如同仙鹤翱翔在蓝天白云之间,给人一种超凡脱俗的感觉。 次句“霜毛鞭落在扬州”,“霜毛”比喻羽毛洁白如霜,“鞭落”意为飘落,“扬州”是中国古代繁华的都市之一。这句诗通过对羽毛的赞美和对扬州城市的描述,进一步强调了羽扇的美丽和高贵。 第三句“仁人收拾才挥动”,“仁人”是指有仁爱之心的人,“收拾”指整理、收集,“挥动”表示挥舞。这句诗表达了仁人志士对羽扇的热爱和珍视,他们只有在需要的时候才会拿起羽扇,展现出一种高尚的品质。 尾句“风被黎元六月秋”,“风被”是风吹拂的意思,“黎元”指的是百姓,“六月秋”意指凉爽的秋风。这句诗通过拟人的手法,赋予了羽扇神奇的魔力,当它被仁人挥舞时,便能让炎热夏天里的百姓感受到凉爽的秋风。 总的来说,《羽扇》这首诗通过对羽扇的形象描绘和神奇传说的叙述,表达了作者对美好事物和高尚品质的赞美和追求。同时,也揭示了作者关心民生、崇尚仁爱的思想境界。
去完善
创作背景
《羽扇》是唐朝诗人李刘所创作的一首五言诗。这首诗描绘了羽扇的风姿,借以表达诗人的高洁情操和对美好品质的追求。 该诗的创作时间为公元759年,正值安史之乱时期,唐朝社会动荡不安。在这一时期,李刘因战乱流离失所,辗转各地。他曾在军中担任幕僚,参与过平定叛乱的行动。这段经历使他对战争有了深刻的体会,也对人生有了更深的思考。 在这个时代背景下,李刘开始关注社会现实,关心民生疾苦。他的诗歌作品多反映民间的苦难生活和对和平的渴望。此外,他还受到儒家思想的熏陶,崇尚道德修养和人格完善。因此,在他的诗歌中,往往流露出对高尚品质的赞美和对庸俗现象的批判。 在《羽扇》这首诗中,李刘通过对羽扇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美好品质的追求。他认为,具有高尚品质和良好修养的人就像羽扇一样,能够散发出令人敬仰的风采。这种风采不仅仅体现在外表,更体现在内心的品质。这首诗既是对诗人自己品质的写照,也是对他人品质的期许。
去完善
热门评论
  •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