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孙从事
三十一仙科,同时升大罗。
轩翔几人去,沦谪独君何。
淮桂牵吟数,湘兰寄恨多。
且欣弹頍弁,荣路未蹉跎。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暂无最新数据,快去完善吧~
去完善
释义
注释:
1. 三十一仙科:指唐制进士科的科目之一。这里用以形容考试的竞争激烈,通过的人少,如同神仙选拔一般。
2. 同时升大罗:意指在考试中脱颖而出的幸运者。大罗,道教传说中天上的最高层。
3. 轩翔:飞翔的样子,这里指飞黄腾达。
4. 沦谪:指被贬谪到边远地区任职。
5. 淮桂、湘兰:淮水之畔的桂树和湘江边的兰花,借指被贬之地。
6. 弹頍弁:指提拔晋升的意思。頍弁,古代士人戴的一种帽子,表示官职的提升。
去完善
赏析
这是一首表达送别之情和祝愿的诗篇。首先诗人用“三十一仙科”来表达孙从事即将升迁的喜悦,同时也寓意着他的才学得到了认可。接下来的诗句则是以对比手法强调孙从事的出众,与“轩翔几人去”形成鲜明对照的是,只有他一人因品德高尚而得到了升迁的机会。
“淮桂牵吟数,湘兰寄恨多”表达了作者对孙从事怀才不遇的同情和对世事不公的感叹。诗人通过描绘孙从事在淮南地区科举失意时的无奈与愁绪,以及对湘江边上离别时的留恋和不舍,生动地展现了其复杂的心情。
诗的最后两句“且欣弹頍弁,荣路未蹉跎”则是对孙从事未来的期许和祝福,诗人相信他在未来的道路上一定能够充分发挥自己的才能,取得更高的成就。
去完善
创作背景
《送孙从事》这首诗是北宋著名文人胡宿于仁宗时期创作的一首送别诗。此诗情感深沉,寓意深远,表达了诗人对友人离去的依依惜别之情和勉励之情。
在仁宗时期(1023年-1063年),宋朝的政治、经济和文化都达到了鼎盛时期。然而,在这和平繁荣的背后,却隐藏着统治阶层内部的权力斗争和社会矛盾的激化。胡宿在这个时期担任过翰林学士、尚书右丞等要职,他亲眼目睹了当时朝廷的腐败和政治斗争的残酷,因此他的诗歌往往流露出忧国忧民的情怀。
胡宿在与友人的离别之际,写下这首《送孙从事》。诗中表达了对友人的殷切期望和对国家的担忧。他希望友人能够为民请命,为国家尽忠职守。同时,他也揭示了当时社会的不公和官僚阶层的腐化,表达了诗人对国家命运的关切和忧虑。
去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