晓上乌石滩
急滩上水船,进寸辄退尺。
老夫敢稳坐,解衣起佐刺。
凡我同舟人,有力俱不惜。
已济各相贺,可以正枕席。
反观顺流人,如电亦如射。
艰难与快意,等是时行役。
月落东方明,云收远山碧。
翩然两白鹭,过眼已无迹。
天地正尔宽,何苦自跼蹐。
脱带且腰舟,歇我履一只。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湍急的河流中,船只向前一寸却会向后一尺。
老头子我胆大心细,把衣服解开随时准备帮忙。
我们这艘船上的人,全力以赴不为财。
已经过了河的人相互祝贺,能够安稳休息。
再看那些顺水而下的人,如闪电般迅速。
不论是艰难险阻还是轻松顺利,我们都在路上。
月亮落下,东方渐明;乌云散去,远山显现绿意。
两只翩翩起舞的白鹭,转瞬即逝,仿佛从未出现过。
天地如此宽广,何必把自己拘谨成这样?
脱下腰带当腰带,放下我的鞋子,让我们在这片广阔的天地中自由翱翔。
去完善
释义
1. 乌石滩:位于中国湖南省耒阳市南的一条河流中的险滩。
2. 老夫:作者自称。
3. 佐刺:指用力撑船。
4. 共济:一起渡河。
5. 正枕席:整理床铺,这里指准备休息。
6. 顺流人:在顺利河段航行的人。
7. 月落东方明:形容天色渐亮。
8. 云收远山碧:形容雨后天空放晴,远山呈现青翠景色。
9. 两白鹭:比喻悠闲自得的人或事物。
10. 过眼已无迹:形容时间流逝,景象不再。
11. 正尔:正当如此。
12. 跼蹐:局促不安。
13. 脱带:解开腰带。
14. 腰舟:古人腰间系带的葫芦,用作救生圈。
15. 歇我履一只:让我暂时放下鞋子,轻松一下。
去完善
赏析
《晓上乌石滩》是南宋诗人朱翌的一首描绘河上行舟场景的诗歌。诗人以乌石滩为背景,通过对急滩行舟的描绘,揭示了人生的哲理和处事态度。
诗的开篇两句“急滩上水船,进寸辄退尺”,描写了在险峻的乌石滩上行舟的情景。船只一寸寸前进,却常常要退回一尺,形象地表现了江水湍急、行舟艰难的境地。接下来四句,“老夫敢稳坐,解衣起佐刺。凡我同舟人,有力俱不惜。已济各相贺,可以正枕席。” 描述了诗人在这种情况下,敢于稳稳地坐在船上,解开衣服起身协助划船。所有同船的人,都在用尽全力,相互鼓励和支持。当他们成功渡河后,会互相祝贺,把枕头和席子放好,准备休息。这一部分体现了人们在面对困境时的团结互助精神。
接下来的六句,“反观顺流人,如电亦如射。艰难与快意,等是时行役。月落东方明,云收远山碧。翩然两白鹭,过眼已无迹。”诗人将视角转向那些顺水而下的船只,他们的行程就像闪电一样迅速。尽管他们看似轻松地前行,但同样也在度过这漫长的旅程。此时月亮落下,东方渐渐明亮,云朵散去,远山显现出青翠的色彩。两群白鹭悠然自得地飞过,很快就消失在天际。这些画面,使得整首诗的画面更为生动和丰富。
最后四句,“天地正尔宽,何苦自跼蹐。脱带且腰舟,歇我履一只。”诗人借景抒情,感慨天地之宽广,人们何必自己困住自己。于是他脱去腰带,将鞋子系在腰间,仿佛在宣告他要抛开一切束缚,自由地享受当下。这里表达了诗人乐观豁达的人生态度,也突显出他在困难面前从容应对的精神风貌。
去完善
创作背景
《晓上乌石滩》是南宋著名诗人朱翌的一首描绘自然风光的诗歌。这首诗创作于南宋末年,即公元1190年至1264年之间。在这个时期,南宋政权逐渐衰弱,面临着金国的不断侵略和内部的腐败问题。
朱翌作为一位富有爱国情怀的文人,他的诗歌作品往往透露出对国家和民族的忧虑。在他的这首《晓上乌石滩》中,他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乌石滩的壮丽景色,同时也隐含了他对这个时代的不满和对国家的担忧。
在创作这首诗歌时,朱翌正处于人生的低谷期。他在官场上屡遭排挤,一度被贬谪到偏远的地方。这使得他更加关注民间的疾苦和国家的前途命运。因此,在这首诗歌中,他不仅表达了对自然景色的赞美,还传达出对国家和民族命运的关切之情。
去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