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舅氏
表里真容拜跪妨,老夫拱揖谩焚香。
凋尽双亲一辈行,两世能留独渭阳。
劣甥今年七十五,花甲戊辰先戊午。
若非相见皆贫苦,多少垆边好歌舞。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暂无最新数据,快去完善吧~
去完善
释义
1. 表里真容:形容内心真实的面貌。
2. 老夫:诗人自称。
3. 拱揖:抱拳作揖,表示敬意。
4. 谩:随意,不讲究。
5. 一辈行:同辈人。
6. 独渭阳:只留下陈氏一族。
7. 劣甥:对舅氏的谦称。
8. 花甲:六十岁。
9. 戊辰:古代干支纪年法中的一个组合。
10. 戊午:古代干支纪年法中的一个组合。
11. 若非:如果不是。
12. 垆边:酒店。
去完善
赏析
这首诗名为《别舅氏》,作者是南宋诗人陈藻。全诗通过对舅氏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亲情、人生的感慨以及对生活困境的不满。
首句“表里真容拜跪妨”表现了诗人对舅氏的尊敬之情。诗人以“表里真容”来形容舅氏的真诚和端庄,表达了对舅氏的敬意。然而,这种敬意却因拜跪不便而受到阻碍,暗示了诗人与舅氏之间的亲密关系。
次句“老夫拱揖谩焚香”则通过诗人自称为“老夫”,表达了对岁月的感叹。诗人用“拱揖谩焚香”的形象描绘,展现了诗人对舅氏的敬意。这句诗也揭示了诗人与舅氏之间的深厚感情,即使岁月沧桑,也难以改变他们的亲情。
接下来两句“凋尽双亲一辈行,两世能留独渭阳”中,诗人提到了自己的父母都已离世,只有舅氏还在世上,这是对他们之间亲情的再次强调。同时,这两句诗也表达了诗人对生活的感慨,认为人生无常,唯有亲情是永恒的。
后两句“劣甥今年七十五,花甲戊辰先戊午”则是诗人对自己年龄的描述,表达了他对岁月的无奈。这里的“劣甥”并非真的贬低自己,而是诗人对时间的感慨。诗人提到自己已经75岁,年逾古稀,预示着生命的尾声。
最后一句“若非相见皆贫苦,多少垆边好歌舞”则是对现实生活的批判。诗人认为,如果不是因为生活的贫困困苦,他们会有更多的时间在一起,享受美好的生活。这句诗表达了诗人对生活困境的不满,以及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去完善
创作背景
《别舅氏》这首诗是宋代诗人陈藻的作品,创作于北宋时期。此时正值国家局势动荡不安,政治腐败,民生疾苦之时。
陈藻,出身寒微,自幼勤奋好学,才华横溢。然而他命运多舛,曾两次参加科举考试均未能及第。尽管遭遇挫折,但他并未气馁,而是更加坚定信念,执着追求自己的理想。在此期间,他结识了舅氏,两人情同手足,共同度过了许多艰难岁月。
在与舅氏相处的日子里,陈藻深刻体会到人间冷暖、世事沧桑。因此,当面临别离时,他不禁悲从中来,挥笔写下了这首感人至深的离别诗——《别舅氏》。在这首诗中,陈藻以真挚的情感表达了对舅氏的深深眷恋和无尽感慨,同时也抒发了自己对现实生活的无奈和对美好未来的期许。
去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