句 其二
蘼芜有香叶,采采乘清旦。
山头去妇思,堂下骚人怨。
使君亦何为,烹茶奉闲燕。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白话译文:
路边的香草散发出清香,
采摘它的时候正值清晨。
山头的离别让人思念,
厅堂下的文人墨客哀叹忧伤。
官府的官员们又在做什么呢?
他们正在煮茶享受闲暇的时光。
去完善
释义
1. 蘼芜:古书上指芎藭苗。一种草本植物,叶香。
2. 清旦:清晨。
3. 去妇:离去的妇人。这里代指弃妇。
4. 骚人:诗人;文士。这里用屈原自喻。
5. 使君:对州郡长官的尊称。
6. 烹茶:煮茶或泡茶。
7. 闲燕:指无职业的妇女。
去完善
赏析
这首诗是北宋诗人曾肇的一首描绘山野风光与采摘茶叶情景的诗作。“蘼芜有香叶”一句开篇即展现了一种清新脱俗的氛围,诗人通过描述蘼芜这一植物,表现出大自然的美好和生机。紧接着的“采采乘清旦”则进一步阐述了诗人对清晨美景的欣赏,以及对自然之美的敬畏之情。
接下来的“山头去妇思,堂下骚人怨”则是诗人对山野间普通生活的观察,以及诗人自身情感的表达。在这里,“去妇思”指的是诗人在山间所看到的家庭离别之景,以及诗人对此的深切感慨;而“骚人怨”则表现了诗人在堂下的忧国忧民之情,表达了诗人对于民间疾苦的关切之心。
最后两句“使君亦何为,烹茶奉闲燕”则是诗人的自我嘲讽,他戏称自己身为官员,却只能烹茶供闲时消遣,暗示出诗人对现实的不满和对理想社会的渴望。
总的来说,这首诗通过对山野风光的描绘,既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和对生活的激情,又表达了他对社会现实的忧虑和对民众苦难的同情。整首诗语言优美,意境深远,给人以深刻的艺术享受。
去完善
创作背景
这首《句 其二》是北宋著名文人曾肇的一首词。曾肇生活在北宋时期,其生平事迹丰富多彩,曾任过翰林学士、龙图阁直学士等职。他为人正直,学识渊博,擅于文学创作,是当时文坛的佼佼者。
在北宋时期,中国进入了历史上经济、文化的黄金时代。这一时期,政治相对稳定,科举制度逐渐完善,士人阶层逐渐崛起,形成了以欧阳修、苏轼等人为代表的文人集团,他们对文学、史学、哲学等领域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此外,当时的学术氛围较为宽松,许多文人学者积极参与政治活动,推动了文化的发展和传播。
这首《句 其二》的创作时间大约在公元960年至1127年之间,也就是北宋时期。在这段时间里,曾肇的人生经历丰富多样,他曾担任过多个职务,并在文学创作上取得了显著成就。他在词作中表达了自己的人生感悟和对世界的独特见解,展现了他的人文关怀和家国情怀。
去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