拟西出阳关无故人
雨中柳色醉中迷,上马弯弓散马蹄。
阳关门外故人远,独有残阳相伴西。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在烟雨迷离的柳树丛中醉眼朦胧,上马挽弓肆意策马奔腾。遥远的阳关古道外故人已远离,唯有夕阳余晖陪伴我向西而行。

去完善
释义
【注释】:
1. 拟:模仿;类似。
2. 西出阳关无故人:指离别的场景。阳关,古代关名,在今甘肃敦煌西南。故人,旧友,指离去的人。
3. 醉中迷:喝醉了酒感到迷茫。
4. 上马:骑马出发。
5. 弯弓:拉弓射箭。
6. 散马蹄:马蹄分散,指分道扬镳。
7. 独有:只有。
8. 残阳:夕阳。

去完善
赏析
《拟西出阳关无故人》是宋代诗人宋祁的一首描绘边塞风光的诗。诗中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西出阳关的场景,表达了诗人对远方故人的思念之情。
首句“雨中柳色醉中迷”,以朦胧的雨中柳色作为背景,营造出一种迷茫的氛围,暗示了诗人内心的惆怅与无奈。
第二句“上马弯弓散马蹄”,描述了边关将士英勇出征的景象,展现了他们的豪情壮志。这句诗中的动词“上马”、“弯弓”和“散马蹄”,形象地描绘了将士们整装待发的情景,表现出他们勇往直前的精神。
第三句“阳关门外故人远”,表达了诗人对远方故人的思念之情。阳关在古代是中国著名的边疆城市,这里远离故乡,充满了未知的挑战。诗人以“故人远”表达了自己对故人的深深怀念和对未来的担忧。
最后一句“独有残阳相伴西”,描绘了夕阳西下的景象,表达了诗人孤独的心境。这句诗中的“残阳”象征着时光的流逝,也暗示了诗人年华已逝的感慨。同时,“相伴西”则表明诗人愿意在孤独的旅途中追寻自己的理想,体现出他坚韧不屈的品质。
整首诗以细腻的情感描绘了边塞风光,表达了诗人对远方故人的思念以及对生活的感悟。

去完善
创作背景
《拟西出阳关无故人》这首诗的创作时间是宋朝仁宗时期,大约是公元1035年前后。这个时期的宋祁正处于他的青年时代,刚刚进入官场,颇有抱负和热情。他的一生经历了从地方官到朝廷重臣的起伏,有过喜怒哀乐,也有过诸多感悟。然而,在青年时期,他对生活还抱有很高的期待和憧憬,希望通过自己的努力实现理想,为国家贡献力量。
在那个时代,国家内部相对安定,经济繁荣,文化发展迅速。同时,儒家思想的地位已经稳固,对士人的影响非常深远。在这样的背景下,许多文人墨客都向往着建功立业,实现个人的价值。而宋祁也是其中的一员,他渴望在仕途上有所作为,同时也热爱文学创作,尤其是在诗歌方面具有很高的造诣。
《拟西出阳关无故人》这首诗正是反映了宋祁在这个阶段的心境。虽然他刚刚步入官场,但对于未来的道路却充满了自信和期待。他希望能够结交更多的朋友,共同为实现理想而努力。因此,在这首诗中,我们可以看到他对友情的珍视,以及对未来的乐观态度。这也是他在那个时代的背景下,对自己人生的一种期许和信念。

去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