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宴南禅寺呈使君叠前韵
隔年蹔到鶑将老,此日重陪燕始来。
云傍熊轩飞好雨,山移鼍鼓作轻雷。
踏青女伴春衫湿,浮白宾筵舞袖回。
可是玄晖方在郡,尊前能赋愧邹枚。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第二年短暂的春天即将来临,今天再次陪伴燕子归来。
云朵飘落在熊轩,带来一场及时的好雨;山间响起了鼍鼓声,仿佛轻轻的雷鸣。
踏青的女伴们衣服都被打湿了,但是气氛依然欢快;酒宴上的宾客翩翩起舞,衣袖飘逸。
如今我如同玄晖身处郡守之职,在诸位面前献诗,自觉才能有限,不禁感到羞愧,无法与邹枚相比。
去完善
释义
1. 蹔:同“暂”,暂时。
2. 將老:将要老去,此处指莺的羽毛逐渐由鲜亮变为暗淡。
3. 熊轩:古代的一种华贵的车子。
4. 鼍鼓:用鳄鱼皮制作的鼓,这里指代鼓声。
5. 浮白:此处以白居易《达哉乐天行》中的“浮生若梦,为欢几何?古人秉烛夜游,良有以也。况阳春召我以烟景,大块假我以文章。会桃花之芳园,序天伦之乐事”之意,指饮酒寻乐。
6. 邹枚:指的是邹阳和枚乘,他们都是西汉时期的著名文人,此处作者自谦自己文才不如他们。
去完善
赏析
这首《晚宴南禅寺呈使君叠前韵》是南宋诗人洪刍所作,描绘了春日里一场在南禅寺举行的晚宴情景。诗中运用了丰富的想象力和生动的描绘手法,展现出一幅绚丽的春日图景。
首联“隔年蹔到鶑将老,此日重陪燕始来。”描写了诗人暌违一年再度造访南禅寺时的所见所感。这里,作者以“鸎将老”暗示时光流逝和季节的变换,又以“燕始来”描绘出春日的气息,从而展现出时光的流转及环境的变迁。
颔联“云傍熊轩飞好雨,山移鼍鼓作轻雷。”运用想象与拟人手法,描绘了春雨来临之际的景象。诗人通过“熊轩”和“鼍鼓”这两个意象,形象地表现出春雨润物细无声的意境,同时传达出山雨欲来的气氛。
颈联“踏青女伴春衫湿,浮白宾筵舞袖回。”进一步丰富了画面的层次感,展示出游春女子踏青时衣衫沾湿的场景以及宴会上的歌舞场面。诗人通过对人物的刻画,展示了春日宴会的欢快氛围。
尾联“可是玄晖方在郡,尊前能赋愧邹枚。”以表达敬意和自嘲为基调,指出在这样的美景面前,连诗才横溢的自己都觉得愧对古代诗人邹衍、枚乘。这不仅体现了诗人谦逊的品质,同时也凸显了这场春日宴会的魅力。
整体来看,这首诗以生动的画面和丰富的情感展现了诗人对春天的热爱和对生活的热情,使得作品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
去完善
创作背景
北宋时期,诗人洪刍在南禅寺举行了一次盛大的晚宴,并向地方长官表达敬意。在这次宴会上,他创作了一首名为《晚宴南禅寺呈使君叠前韵》的诗歌。这首诗歌反映了当时诗人在官场的浮沉和人生的感慨,同时也展示了南禅寺的历史文化和宗教氛围。
首先,我们要了解诗人洪刍的生活背景。洪刍生活在北宋时期,这是一个文人墨客辈出的时代。然而,洪刍的人生并非一帆风顺,他曾多次被贬谪,这可能与当时的政治斗争有关。这些人生经历使他更加珍惜与朋友、同僚相聚的时光,也使得他的诗歌充满了深沉的情感。
其次,我们要了解当时的社会背景。北宋时期,佛教文化得到了很好的传承和发展,南禅寺作为当时的佛教圣地,吸引了大量的文人墨客前来朝拜。洪刍在这次宴会上,通过与地方长官的交流,表达了对南禅寺的敬仰之情,同时也展示了他在文学、历史方面的深厚素养。
总之,《晚宴南禅寺呈使君叠前韵》这首诗创作于北宋时期,反映了诗人洪刍在官场上的浮沉和他对人生的感慨。同时,通过描绘南禅寺的历史文化和宗教氛围,我们也能够感受到那个时代的风貌。
去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