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读梅圣俞六鹤诗或令余别赋之 警露
皎皎蟾桂明,耿耿星斗烂。
清梦时时惊,零露滴霄汉。
伟哉仙人骑,从来知夜半。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明亮的月光照耀着桂花树,璀璨的星辰闪烁着光芒。
我的梦境时常被惊醒,仿佛有露水滴在夜空之中。
神仙们骑着骏马而来,他们一直知道夜半的美好。
去完善
释义
1. "皎皎蟾桂明":皎皎,明亮貌;蟾桂,月亮与桂花树,这里喻指月光照耀下的桂花树。这句意为明亮的月光照在桂花树上,显得格外清晰。
2. "耿耿星斗烂":耿耿,明亮貌;星斗,泛指满天繁星。这句意为闪烁的星星犹如繁茂的花朵,璀璨夺目。
3. "清梦时时惊":清梦,宁静的梦乡;时时,经常。这句意为我在宁静的梦乡中常常被惊醒。
4. "零露滴霄汉":零露,降落的露水;霄汉,天空。这句意为清晨的露水如同雨滴般从天空滴落。
5. "伟哉仙人骑":伟哉,赞美的话,表示很伟大;仙人骑,神仙乘坐的仙鹤。这句意为赞美那乘鹤飞翔的仙人,他们来去如风,洞察黑夜的奥秘。
6. "从来知夜半":从来,一直;夜半,半夜时分。这句意为这些神仙一直以来都能感知到半夜的到来,意味着他们在黑夜中仍能保持警觉。
去完善
赏析
赏析:这首古诗以蟾宫折桂和繁星闪耀为背景,描绘出一副夜空下零露滋润的景致。诗人用“皎皎”和“耿耿”两个词语形象地表达了月色的明亮和星辰的闪烁。在这样美好的夜晚里,诗人却被时常惊醒的梦境所困扰,凸显出他对生活的思考与感叹。接下来,诗人借用仙人的形象来展示他的想象力,想象骑着仙鹤翱翔天际,深知夜半之时的重要性。整首诗寓情于景,表达了诗人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对人生哲理的探索。
去完善
创作背景
《因读梅圣俞六鹤诗或令余别赋之 警露》这首诗的创作时间是北宋时期,具体时间未详。这首诗歌的作者洪刍是北宋时期的一位著名文人,他历任地方官吏,文学成就显著。
在北宋时期,文人士大夫们对于诗词歌赋有着极高的热情,他们常常通过诗词来抒发自己的情感和对世界的理解。在这个时期,诗人往往以自然界的景物作为创作的灵感来源,通过对景物的描绘来表达自己的人生态度。
在创作这首诗的时候,洪刍正在阅读梅圣俞的六鹤诗,他被梅圣俞的诗句深深打动,因此产生了创作的冲动。在这首诗中,洪刍以鹤为象征,表达了他对人生的深刻理解。他通过对鹤的生活习性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高洁、独立的人格的追求。
同时,这首诗也反映了北宋时期的社会风貌。在当时,士人阶层对于个人品行的追求非常看重,他们认为一个人应该具有高尚的品质和独立的个性。这种观念在诗歌中得到了充分的体现。
去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