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古诗词

诗词大全

中秋戏赵公子

标题包含
中秋戏赵公子
南国佳人翠自颦,西山爽气我相亲。 只应此夜团团月,偏照寒窗独宿人。
0 0
去完善
作者简介
洪刍(1064年-1119年),字驹父,号老圃,北宋著名文人、官员。他出生于一个书香门第的家庭,父亲洪适是著名的学者和官员。 洪刍在年轻时就表现出非凡的才华,进士及第后进入官场,历任国子监直讲、太学...查看更多
去完善

译文
南国的佳人倚栏皱眉,西山的清新气息与我相拥。 只在这满月之夜,偏映照着寒窗里孤独的人儿。
去完善
释义
《中秋戏赵公子》注释: 1. 南国:指我国南方地区。 2. 佳人:美女,这里指赵公子。 3. 翠自颦:形容女子皱眉忧愁的样子。 4. 西山:此处可能指作者所在的地点,具体所指需结合创作背景判断。 5. 爽气:清爽的空气,这里指宜人的环境。 6. 团圆月:即中秋圆月。 7. 偏照:特意照耀。 8. 寒窗:寒冷的环境中读书的情景,这里喻指生活艰苦的读书人。 9. 独宿人:孤独居住的人,这里指诗人自己。
去完善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与南国的佳人和西山爽气共同赏月的中秋景象。首句中的“翠自颦”,借用了古代美女的愁容之貌,表达了诗人面对南国佳人的思念之情。第二句“西山爽气我相亲”,则表达了诗人与大自然的亲密接触,体现了诗人豁达的心境。第三句中的“团团月”象征着团圆和美满,同时也表现了诗人在月圆之夜的孤独之情。最后一句“偏照寒窗独宿人”则更明显地透露出诗人在月圆之时,对于孤独的深沉感慨。整首诗以中秋、月夜为背景,展现了诗人孤独而又乐观的情感世界。
去完善
创作背景
《中秋戏赵公子》是北宋时期文人洪刍的一首描述中秋夜宴的诗作。这首诗的创作时间为公元1106年,即北宋徽宗崇宁五年。 在这一年里,洪刍作为文人,积极参与社会活动,与志同道合的朋友一起畅谈人生、分享心得。这首诗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创作的,表达了他对美好时光的珍视和对友情的重视。 在这个时期,北宋王朝正处于相对繁荣的阶段,文化艺术得到了空前的发展。文人墨客们在酒足饭饱之余,常常聚集在一起,借诗歌抒发情怀,表达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对朋友的关爱。而中秋节作为中国的传统节日,更是人们欢聚一堂,共赏明月的重要时刻。
去完善
热门评论
  •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