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古诗词

诗词大全

荔枝

标题包含
荔枝
仙果移从海上山,露华供夜鹤分丹。 光射腰金陵宝印,影回殿砌拂猗兰。 朱砂芒刺羞红颗,龙目团圆避赤丸。
0 0
去完善
作者简介
洪刍(1064年-1119年),字驹父,号老圃,北宋著名文人、官员。他出生于一个书香门第的家庭,父亲洪适是著名的学者和官员。 洪刍在年轻时就表现出非凡的才华,进士及第后进入官场,历任国子监直讲、太学...查看更多
去完善

译文
神奇的果实来自海上的神山,夜晚时分,仙鹤分享着露珠般的美丹。 光华照射在金陵的珍贵宝印上,影子倒映在宫殿的台阶上,轻轻拂过清雅的猗兰。 朱砂如刺,害羞的红果实。龙眼圆圆,避免红色的药丸。
去完善
释义
1. "仙果移从海上山":这句是描写荔枝果实来自海边的山上。"仙果"是指荔枝,其成熟期在夏季,外形和味道独特,有如仙境中的果实;"移从"表示移植或者采集。 2. "露华供夜鹤分丹":这句描述的是夜里鹤鸟分享露水和丹砂的场景。"露华"指的是露水;"夜鹤"是指夜间活动的鹤鸟;"分丹"意为分配丹砂,丹砂在古代道教中被视为炼制长生不老药的重要原料。 3. "光射腰金陵宝印":这句描绘了荔枝果实光照下闪耀的情景。"光射"即光芒照射;"腰金"意指金色腰带,这里用来形容荔枝外壳的颜色;"陵"是金陵的简称,代指南京。 4. "影回殿砌拂猗兰":这句描述的是荔枝影子映照在宫殿台阶上轻拂猗兰的景象。"影回"意为影子回荡;"殿砌"是宫殿的台阶;"拂猗兰"意为轻轻掠过猗兰,猗兰是一种珍贵的草本植物,这里比喻尊贵的地方。 5. "朱砂芒刺羞红颗":这句是说荔枝果实上的红色斑点如同朱砂一般,使得整个果实更加鲜艳诱人。"朱砂"是一种红色的矿石,常用于制作颜料;"芒刺"在这里指荔枝表皮的细毛和小刺;"羞红颗"意为使红色果实更加鲜艳。 6. "龙目团圆避赤丸":这句是赞美荔枝果实的外观。"龙目"比喻荔枝果实的形状和大小;"团圆"意味着完整、圆满;"避赤丸"是说荔枝果实颜色鲜艳,仿佛能避开赤丸的映衬。
去完善
赏析
《荔枝》这首诗通过描绘荔枝这一仙果,将其描绘得栩栩如生。诗人以“仙果移从海上山”开篇,表达了荔枝来自于海上的仙山,为世间难得的珍奇之物。随后用“露华供夜鹤分丹”来形容荔枝的生长环境,表现出其受到雨露滋润的优越生长条件。接着,诗人又以“光射腰金陵宝印”和“影回殿砌拂猗兰”来表达荔枝果实的外观与质地,形象地展示了荔枝的光泽与形状。诗中还通过“朱砂芒刺羞红颗”和“龙目团圆避赤丸”来比喻荔枝果实的特点,进一步突出了荔枝的珍奇与美丽。全诗将荔枝描绘得生动诱人,充分展现了诗人对于荔枝的喜爱与赞美。
去完善
创作背景
《荔枝》诗的作者是北宋著名诗人、文人洪刍。这首诗描绘了荔枝的形态、色泽和味道,以及采摘的过程。以下是这首诗的创作背景: 公元1089年,洪刍任职广州知州,这是他在广州任上创作的著名诗篇之一。在当时的北宋时期,广州是中国南方重要的对外贸易港口,来自世界各地的名贵水果在此汇聚。面对丰富的岭南物产,洪刍以自己的观察力和独特的笔触,生动地记录了荔枝的特点,让读者仿佛能看到鲜红的荔枝果压满枝头。 在创作此诗时,洪刍正在经历他人生中的一段重要时光。作为官员,他的政治生涯曾经跌入低谷,而在这一时期,他的文学创作却进入了一个高峰。他的许多作品都反映了在岭南地区的风土人情和对生活的热爱。 当时的历史背景是,北宋时期中国的经济和文化发展迅速,广东地区作为海上丝绸之路的重要节点,与各国的交流十分频繁,这使洪刍有机会接触到各种新鲜事物。而荔枝这种南方特产的水果也随着商贸交流进入到北方人们的生活视野。
去完善
热门评论
  •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