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云居寺诗
双涧远输功德水,四山深閟法王家。
曲肱聊寄吉祥卧,缓带来尝安乐茶。
亦有同行木上座,初无引路鹿衔花。
孤峰顶上却归去,回首冥冥云雾遮。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双涧长流功德泉,四周深山藏佛家。
闲适伸展臂膀成吉祥卧姿,缓缓品来安心茶香。
也有同修树上行者,无须引领自明道。
独上山顶待离去,回望已入云雾茫茫。
去完善
释义
1. 双涧:指位于云居寺两侧的两条小溪。
2. 功德水:比喻佛法智慧之水。
3. 四山:指周围的群山。
4. 法王:佛教用语,指佛或菩萨,此处指云居寺的僧人。
5. 曲肱:弯曲手臂,表示休息的姿态。
6. 吉祥卧:一种舒适的睡姿,象征平安吉祥。
7. 缓带:宽松的衣服带子,寓意悠闲的生活。
8. 安乐茶:指云居寺提供的茶水,寓意内心的安宁与快乐。
9. 木上座:指寺院中的高僧,木上座是对高僧的尊称。
10. 鹿衔花:佛教故事中,鹿以口衔花供养菩萨,这里指高僧引路的精神引导。
11. 孤峰顶:指云居寺所在的山峰顶部。
12. 冥冥:昏暗不明,形容云雾弥漫的样子。
去完善
赏析
在这首《题云居寺诗》中,洪刍通过对云居寺的描绘,表达了他的禅宗哲学观念和人生态度。“双涧远输功德水,四山深閟法王家”表现了云居寺的幽静环境和佛家修行的神秘氛围。接下来的诗句“曲肱聊寄吉祥卧,缓带来尝安乐茶”则展现了诗人修行禅定的闲暇生活和超脱世俗的心态。“亦有同行木上座,初无引路鹿衔花”则是洪刍对禅宗修行方式的独特见解,强调了自我觉悟的重要性。最后,“孤峰顶上却归去,回首冥冥云雾遮”传达出诗人最终实现内心平静的境界,以及对世间纷繁尘世的超脱和舍弃。整首诗语言优美,意境深远,充满了禅意的哲理。
去完善
创作背景
《题云居寺诗》是北宋诗人洪刍在公元1107年所作。洪刍在年轻时曾任职于朝堂,但因得罪权贵而受到排挤,后被贬至筠州(今江西高安)任知州。在这个时期,他常常寄情于山水之间,写下了许多抒怀言志的诗歌。
在北宋时期,佛教文化盛行,云居寺作为江南的一处著名佛教圣地,吸引了众多文人墨客前来探访。洪刍游历至此,有感而发,遂作此诗。他在诗中表达了对云居寺景色的赞美和对佛家超脱尘世的向往,同时也传达了自己身处逆境却依然坚韧不屈的精神风貌。
去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