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黄稚川云巢
云巢一上十五里,中有今世巢居子。
鸡鸣犬吠白云里,不知天际去此几。
平生深契鸟巢禅,翦茅盖头万事已。
宴坐经行飞鸟上,人间荣辱不到耳。
蜗牛两角竟何为,鹪鹩一枝端自喜。
我有一廛落城市,章服裹狙聊复尔。
武溪未访桃花源,修江傥问桃花水。
会取樱桃洞前路,藜杖扶衰从此始。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在离地面十五里的云端有一个鸟巢,那里住着一位与世俗隔绝的人。
他住在云雾中,听着鸡叫和狗吠的声音,享受这份宁静。他不知道在遥远的地方,还有多少人过着同样的生活。
他与鸟儿为伍,深深地理解了禅宗的智慧。他用茅草搭建起房屋,仿佛一切都已解决。在这个飞鸟上的小窝,无论是人间的荣耀还是耻辱,都干扰不到他。
他的世界就像两只蜗牛的触角一样简单,一只鹪鹩只要一根树枝就能满足。而我,在城市的一隅,用这层伪装来掩盖自己的真实面目。
我没有去过武陵源的桃花源,也没有到九江寻找桃花水。但是我知道,有一天我会踏上通往樱桃洞的路,用藜杖支撑着衰老的身体开始这段旅程。
去完善
释义
【注释】
1. 题:书写作品标题。
2. 黄稚川:人名,具体身份不详。
3. 云巢:建在云端的巢穴,此处比喻高洁的住所。
4. 一上:上去一次。
5. 十五里:指距离。
6. 世:世界。
7. 巢居子:居住在巢穴的人。
8. 鸡鸣犬吠:形容农村生活场景。
9. 天际:天空的边缘。
10. 去:离开。
11. 几:距离。
12. 鸟巢禅:一种参禅方式,表达对隐居生活的向往。
13. 翦茅:割取茅草。
14. 盖头:覆盖屋顶。
15. 宴坐:安静地坐着。
16. 经行:行走。
17. 蜗牛两角:形容世俗名利之争。
18. 竟何为:究竟是为了什么。
19. 鹪鹩:小鸟名,以树枝筑巢。
20. 端自喜:自认为值得欢喜。
21. 我有一廛:我有自己的房子。
22. 落城市:位于城市的边缘地带。
23. 章服:古代官员的礼服。
24. 裹狙:伪装成猎人的样子。
25. 武溪:湖南省境内的河流。
26. 桃花源:陶渊明的《桃花源记》中的理想世界。
27. 修江:江西省九江市修水县境内的一条河流。
28. 傥问:或许询问。
29. 桃花水:形容春天桃花盛开时河水上涨的景象。
30. 会取:一定会去。
31. 樱桃洞:指隐居之地。
32. 前路:前方的路。
33. 藜杖:用藜木制作的拐杖。
34. 扶衰:帮助衰败的事物恢复生机。
35. 从此始:从这里开始。
去完善
赏析
这是一首描绘诗人对隐居生活的向往和对尘世纷扰的厌恶的诗。诗中以云巢、鸡鸣犬吠、飞鸟等自然景物为引子,表现诗人的高洁情操和超脱的心境。他追求像鸟巢一样简单纯朴的生活,并对蜗角虚名和鹪鹩一栖的自得感到自豪。同时也表达了自己在尘世的挣扎和对桃花源式的理想生活环境的渴望。这首诗语言质朴,意境深远,展现了诗人深沉的人生思考和哲学智慧。
去完善
创作背景
《题黄稚川云巢》是南宋诗人洪刍的一首描绘隐逸生活的诗。这首诗的创作时间大约在南宋末年,即公元12世纪末至13世纪初。
在这个时期,南宋政权逐渐衰弱,金国对南方的侵扰日益严重。在这种背景下,许多士人选择避世隐居,以远离战乱和世俗纷扰。洪刍作为南宋末年的一位文人,他的一生也经历了许多波折。他曾担任地方官员,但在官场中并不得志,最终选择了辞官归隐。
在诗中,洪刍描绘了黄稚川云巢的美景,表达了其对隐逸生活的向往和对美好生活的憧憬。同时,他也表达了对当时社会现实的失望和对战争的不满。这首诗反映了南宋末年文人在战乱中的无奈与挣扎,以及他们对于理想生活的追求。
去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