喜雨诗
日日望南山,朝隮解我颜。
云垂四天外,雨洒一林间。
枯沼微澜动,旱苗生意还。
慇懃祝屏翳,莫为远人悭。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每天都盼望着看到南面的山,早晨的云彩让我笑逐颜开。
天空中白云飘荡在四方之外,雨滴洒落在树林之间。
干涸的沼泽微微漾起涟漪,干旱的禾苗又恢复了生机。
衷心地祝愿屏风后面的翳神,不要因为远方的我们而吝啬甘霖。
去完善
释义
1. "南山":指位于陕西省西安市南的终南山,这里代指向往中的景色美好之地。
2. "朝隮":意为早晨的雾气,这里可以理解为清晨的美景。
3. "解我颜":指解除我脸上的愁容,表示心情愉悦。
4. "云垂四天外":描述云彩低垂在天空中,形象地描绘出阴天的景象。
5. "雨洒一林间":形容雨水洒落在树林里的场景。
6. "枯沼微澜动":形容干枯的水池因为降雨而泛起涟漪。
7. "旱苗生意还":指久旱的植物因雨水而重新焕发生机。
8. "慇懃祝屏翳":"慇懃"是诚恳的意思,"屏翳"是中国神话传说中的雷神,这句话的意思是诚挚地向雷神祈求。
9. "莫为远人悭":"悭"指吝啬,这句话请求雷神不要对远方的百姓吝啬雨水。
去完善
赏析
赏析:这首诗通过描绘久旱逢甘霖的情景,表达了诗人喜雨之情以及对农耕的关注。“日日望南山”表达出盼望雨水的心情,而“云垂四天外,雨洒一林间”则生动地展现了雨水滋润万物的景象。诗人关注到“枯沼微澜动,旱苗生意还”,展现出丰收的希望。结尾处,诗人向屏翳神祈求降雨,并提醒其不要吝啬于远方的百姓,更表现出诗人关爱民生、崇尚自然的精神风貌。
去完善
创作背景
《喜雨诗》是北宋著名诗人洪刍的一首五言律诗,创作于公元1098年。
此时正值北宋哲宗时期,洪刍作为朝廷官员,在地方任职。当时中原地区遭遇严重旱灾,农田受损,民生疾苦。洪刍在地方上任期间,忧心忡忡,一心为民排忧解难。他亲自视察灾情,安排百姓修建水利设施,指导抗旱保苗,希望早日缓解灾情。
在同一时期,北宋政权内外矛盾加剧。在内忧方面,官僚腐败、土地兼并等问题严重;在外患方面,辽、西夏等外部势力对北宋构成威胁。为应对危机,北宋政府采取了一系列政治、经济、军事改革措施,如王安石变法等,试图挽救国家命运。
在这幅历史背景下,洪刍对民生疾苦感同身受,期盼天降甘霖,滋润万物。终于,一场春雨降临,洪刍欣喜若狂,遂作《喜雨诗》以抒怀。通过这首诗,我们可以感受到洪刍深厚的家国情怀和人道主义精神。
去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