寄杨崇索酒
重九遥思杨执戟,菊花满地漫龙沙。
欲作山中醉千日,不送蒲州酒一车。
秋至苦吟如促织,书成满纸似昏鸦。
蜀江傥有南来鲤,莫寄卢仝七椀茶。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在遥远的重阳节里,我思念着杨执戟的朋友。地面上布满了黄色的菊花,就像龙的鳞片一样美丽。我想要在山中沉醉一千日,不是为了运送蒲州的酒车。秋天的到来使得人们悲苦地像蟋蟀般咏唱,写出来的诗篇仿佛让纸张都显得昏暗。假使有条鲤鱼从四川江水中游来,请不要将它送给卢仝和那七碗茶水。
去完善
释义
1. 重九:重阳节;
2. 杨执戟:指杨崇(980-1034),字守敬,江苏宜兴人,宋代著名文人,曾任执戟郎中,故称“杨执戟”;
3. 龙沙:泛指边塞之地;
4. 山中:指作者所在的四川地区;
5. 蒲州:位于今山西省南部,盛产美酒;
6. 秋至苦吟如促织:意为秋天到来时诗人苦苦吟咏诗歌,如同蟋蟀鸣叫一般;
7. 书成满纸似昏鸦:写成的诗句好像乌鸦的羽毛一样纷乱;
8. 蜀江:四川省的主要河流之一,此处借指四川地区;
9. 南来鲤:南方地区的鲤鱼;
10. 卢仝七椀茶:唐代卢仝著有《走笔谢孟谏议寄新茶》诗,该诗中有"一碗喉吻润,两碗破孤闷。三碗搜枯肠,惟有文字五千卷"等描绘品茶的诗句,后人以"卢仝七碗茶"代指名茶。
去完善
赏析
这首诗表达的是诗人洪刍对好友杨崇的思念之情。诗中通过描绘重阳节的景象,表达了作者怀念远方友人的情感。诗人用“重九遥思杨执戟”作为开篇,直抒胸臆地表达了对朋友的深切思念。接着以“菊花满地漫龙沙”描绘出秋天的景象,渲染了节日的氛围。
在颔联中,诗人表达了希望与友人共度美好时光的心愿,可惜现实中却无法实现这一愿望。诗人借助于想象,表达对友情的珍视。“欲作山中醉千日”表达的是渴望和友人一起在山中畅饮的美好愿景,然而现实中却只能收到一车的蒲州酒,形成了强烈的对比,强化了诗人的失落感。
颈联中的“秋至苦吟如促织”表现了诗人面对季节变换时的感慨和对友情的珍视。“书成满纸似昏鸦”则借昏暗的乌鸦形象,传达了诗人内心深处的惆怅之情。这两句通过生动形象的描绘,深化了诗人对友情的执念。
尾联诗人转而抒发对友情的期待,表达了希望能与友人共享美景的愿望。“蜀江傥有南来鲤”是诗人假想的场景,设想如果蜀江有南来的鲤鱼,那么就不再需要寄给卢仝七碗茶了,这样就能与友人共享快乐时光。这虽然是一种假设,但也反映了诗人对友情的珍视。
去完善
创作背景
《寄杨崇索酒》这首诗是宋代诗人洪刍所创作的。这首诗的创作时间约为公元1094年,正值北宋时期,此时的社会政治相对稳定,经济和文化发展迅速,特别是文人墨客之间的交情和雅集十分普遍。
洪刍是宋代著名的学者、政治家,他在朝为官期间,因性格刚直不阿而屡遭贬谪。然而,他始终坚守信念,关心民生,为国家献策献力。在公元1094年前后,洪刍被任命为地方官员,负责治理一方水土。由于工作的繁重和对故乡的思念,他常常借诗抒情,表达自己对友情的珍视以及对家乡的眷恋。
在此背景下,洪刍写下了这首《寄杨崇索酒》。诗中表达了诗人对朋友杨崇的深情厚谊,同时也流露出他对美酒佳肴的向往以及对故乡生活的怀念。这首诗通过酒这一载体,展现了诗人对生活的热爱和对友情的珍视,同时也反映了当时文人士大夫之间相互关爱、相互激励的风尚。
去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