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古诗词

诗词大全

次韵和彦章池上之作二首 其二

标题包含
次韵和彦章池上之作二首 其二
水槛凉秋好,风林初日明。 屏间青嶂合,镜里白云生。 茶试旗枪色,蛙添鼓吹声。 瘦筇聊复倚,遶水步新晴。
0 0
去完善
作者简介
洪刍(1064年-1119年),字驹父,号老圃,北宋著名文人、官员。他出生于一个书香门第的家庭,父亲洪适是著名的学者和官员。 洪刍在年轻时就表现出非凡的才华,进士及第后进入官场,历任国子监直讲、太学...查看更多
去完善

译文
在水边的栏杆旁享受凉爽的秋天,感受风中林间的朝阳明媚。屏风似的青山在远处映衬,镜子般的水面映出白云飘荡。品尝着新鲜烹煮的茶汤,宛如那旗帜与枪炮的鲜艳色泽,聆听着青蛙在池塘里的阵阵鼓吹。我拄着竹杖缓缓而行,绕着水边散步,感受雨后初晴的美景。
去完善
释义
1. "水槛":水边的栏杆。 2. "凉秋":凉爽的秋天。 3. "风林":风吹过的树林。 4. "初日":初升的太阳。 5. "屏间":屏风之间。 6. "青嶂":青山如屏障。 7. "镜里":像镜子里的景象。 8. "旗枪":茶的别名,此处指茶叶。 9. "鼓吹":吹奏乐器,这里形容蛙鸣之声。 10. "瘦筇":细长的竹杖。 11. "遶水":在水边环绕行走。 12. "步新晴":行走在雨后天晴的路上。
去完善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秋天优美的自然景色和诗人的心境。诗人首先描述了水槛的凉爽和秋天的美好,接着用“屏间青嶂合,镜里白云生”来形容山水景色的秀丽。然后,他用“茶试旗枪色,蛙添鼓吹声”来表现自己在这个美丽的环境中的悠然自得,品茶赏景,聆听蛙鸣。最后,诗人选择拿着“瘦筇”,沿着水岸漫步,欣赏雨后新晴的美景。整首诗色彩鲜明,景象生动,表现出作者对自然的热爱和对生活的热情。
去完善
创作背景
北宋哲宗元祐二年(1087年),洪刍创作了《次韵和彦章池上之作二首 其二》。此时,正值文人墨客荟萃的北宋时期,政治环境相对稳定。 在这段时间里,洪刍的人生际遇经历了官场的起起伏伏。他曾担任过秘书省正字、校书郎等职位,但在一次党争中受到了牵连,被贬谪出京。尽管如此,洪刍仍然保持着乐观的人生态度,他在诗作中对大自然充满热爱之情,并通过诗歌抒发自己的政治理想。 在这个时代,北宋文坛群星璀璨,有苏轼、黄庭坚、秦观等著名文人。他们倡导以诗词歌赋为载体,表达个人情感和社会见解。在这样的背景下,洪刍作为其中的一员,通过诗歌展现了他对自然、人生及社会的独到见解。
去完善
热门评论
  •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