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古诗词

诗词大全

呈彦章

标题包含
呈彦章
塞翁失马吾何有,濠上观鱼每自惭。 探袖空漫祢衡刺,叩门径就阿戎谈。 但思浊酒同元亮,底用清谈学仲堪。 回首世间皆苦累,蚁封蜗角战方酣。
0 0
去完善
作者简介
洪刍(1064年-1119年),字驹父,号老圃,北宋著名文人、官员。他出生于一个书香门第的家庭,父亲洪适是著名的学者和官员。 洪刍在年轻时就表现出非凡的才华,进士及第后进入官场,历任国子监直讲、太学...查看更多
去完善

译文
失去战马我有什么损失呢,在濠水上看鱼总是暗自羞愧。 伸出袖子准备刺向祢衡,敲门直接进入和阿戎畅谈。 只想喝着浊酒与元亮一起,哪里需要学着仲堪那样说清谈。 回头看看世间的人都生活在苦难和劳累中,蚂蚁、蜗牛之间的争斗仍在激烈进行中。
去完善
释义
1. 塞翁失马:成语典故,形容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出自《淮南子·人间训》。 2. 濠上观鱼:出自《庄子·秋水》中庄子和惠子在濠梁之上观鱼的辩论,比喻超脱世俗的思想境界。 3. 探袖空漫祢衡刺:典出东汉末文学家祢衡因轻视曹操而被杀之事,这里的“探袖”是诗人以此表达不避世的态度。 4. 叩门径就阿戎谈:指晋朝王戎的故事,他在门前种了五株柳树,每次路过都要仔细端详。这里借以表达诗人对世事的热衷关注。 5. 但思浊酒同元亮:元亮即陶渊明,此句表示诗人愿与陶渊明一样,过上宁静淡泊的生活。 6. 底用清谈学仲堪:仲堪即东晋名臣谢安,擅长清谈。这句诗意味着诗人不愿意像谢安那样只在清谈中度过时光。 7. 蚁封蜗角战方酣:形容世人在渺小的事物上争夺不休,犹如蚂蚁、蜗牛之间的战斗。
去完善
赏析
这首《呈彦章》是南宋诗人洪刍的一首七言律诗,以古人典故为喻,表达出作者的人生态度和价值观。 首联“塞翁失马吾何有,濠上观鱼每自惭”,借用塞翁失马的典故,表达出世事无常、得失难料的道理。同时,又以濠上观鱼的形象比喻,表现出作者对生活的反思和自我审视。 颔联“探袖空漫祢衡刺,叩门径就阿戎谈”,以历史人物祢衡和谢鲲为例,说明自己的坦荡胸怀和对友谊的热衷。祢衡刺字意为慷慨任气,而阿戎则指晋人谢鲲,擅长与人交往。 颈联“但思浊酒同元亮,底用清谈学仲堪”,表达了作者的向往生活态度,崇尚陶渊明那样简单的生活,追求内心的平和与宁静,而不喜欢清谈名士王衍那样的虚浮生活。 尾联“回首世间皆苦累,蚁封蜗角战方酣”,通过观察自然界中的蚂蚁与蜗牛的争斗,揭示人间纷争的渺小和无聊,反映出作者淡然超脱的人生哲学。
去完善
创作背景
《呈彦章》是北宋诗人洪刍的一首五言律诗。这首诗的创作时间为公元1094年,即北宋哲宗元祐九年。当时洪刍正值壮年,他的诗歌创作生涯正处于鼎盛时期。 在创作这首诗的时候,洪刍的人生际遇颇为坎坷。他自幼勤奋好学,年纪轻轻便考取了功名,然而仕途并不得意。他曾担任秘书省校书郎、监察御史等职,后因得罪权贵而被贬谪。在这首诗中,洪刍表达了他对故友的思念之情,以及对现实的不满和无奈。 公元1094年的北宋社会,正处于新旧党争的激烈时期。当时,以司马光为首的老一辈政治家推行保守政策,试图改革王安石变法以来的弊端,但遭到了新党势力的强烈反对。洪刍作为保守派的一员,他对新党的强硬手段深感忧虑,因此在诗歌中表达了对时局的关切和对友情的珍视。
去完善
热门评论
  •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